王世充,字行滿,本來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豐。他祖父支頹耨年紀輕輕就死了,他父親支收跟隨他的改嫁到霸城王家的母親生活,因而就改為姓王,官職升到汴州長史。不過作為胡人的后代,但因為自小長在中原,所以王世充沒有繼承胡人祖上的文盲傳統和蠻橫的性格,反而王世充自小喜愛經書、兵法和律令,而且性格狡詐、口齒伶俐以及足智多謀。長大后,因為他爹對朝廷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他爹一死,王世充就憑借他爹的關系而入朝為官。在為官期間先后得到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的信任,有了這些諸多先天和后天的條件,再加上隋末這個亂世,王世充可謂是生逢其時。
洛陽兵變是發生在中國五代十國后梁時期的一場兵變,這場兵變發生的原因是什么,這場兵變與王世充的洛陽兵變有關系嗎?下面我們就粗略的來看看洛陽兵變發生的事情。
這場兵變是因為朱溫想將皇位傳給他的養子朱友文,這件事被他的兒子朱友珪知道后,便殺了朱溫,自己在洛陽稱帝。因為大臣不服朱友珪稱帝,趁著這個局勢,朱友貞就起兵進入宮中,朱友珪眼見大勢已去,就自殺了,之后朱友貞在開封稱帝。那么王世充和洛陽兵變有什么聯系呢?
即位之初的王世充絲毫不擺皇帝的架子,放下尊貴的身份,虛心接受別人的諫言,體察民情,撫恤百姓,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也許是成效好得過頭了,王世充發現,原來當一個親民的皇帝如此之累,于是慢慢的這位大鄭皇帝也開始變得昏庸。王世充在位后期變得多詐,連他的旗下將士們都看不過去,程咬金更評論他是“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詛誓,此乃老巫嫗耳“,這樣的人不要提別人會對你忠心耿耿,導致程咬金、秦瓊等人都放棄他轉而投靠李世民。再說王世充此時對外進行擴張,在半年內基本消滅了大唐在河南的勢力。有哪個帝王會容許他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胡作非為,這時候李世民站了出來,奉命攻打王世充。才一開戰,各地守將大多本就是唐將,此刻不戰而降,不到三個月,洛陽就成了一座孤城,見局勢不利,王世充主動求和,不成,只好派使者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這人也不是個好人,他隔岸關火,想來一個漁翁得利。不久,王世充的糧草快吃完了,于是他準備奮力一搏,希望能重現之前擊敗李密的奇跡,便與李世民展開了拉鋸戰,他一邊咬牙死撐,一邊望眼欲穿地盼望援軍。就在雙方互拼耐力之時,竇建德帶著三十萬大軍前來,李世民乘著這個好時機消滅掉竇建德,當王世充看見被俘的竇建德時,他徹底絕望了,只好開城投降。王世充之所以這么快被李世民打敗,一半是因為自己的不治,另一半是因為李世民超強的作戰技能打贏了這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