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蕩,諸侯爭霸時期秦國第二任王,其祖父為秦國秦孝公嬴渠梁,其父為秦國首任王秦惠文王嬴駟,其母為秦惠文王王后魏妤。
秦惠文王九年(壬辰,公元前329年),嬴蕩出生。史書記載,此子從小便有神力,喜愛與勇士做有關力氣方面的游戲。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前后在位27年的秦惠文王嬴駟薨,其兒子嬴蕩繼承王位,是為秦武王。嬴蕩做太子時,便不喜歡秦相張儀,一些大臣見此,便紛紛前來說張儀的壞話:“張儀不講信用,反復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恩寵。秦如再任用他,恐會被天下人所恥笑。”還有不少人,利用嬴蕩與張儀的感情裂痕,開始反對連橫策略。張儀害怕被殺,便對嬴蕩說:“為了秦國著想,東方諸國有亂,秦國才可以得利。如今,聽說齊王特別憎恨我,只要我在哪個國家,他便會前去討伐。所以,我愿意前去魏國,齊必然攻魏,兩國開戰之際,秦可趁隙伐韓,兵臨周都,挾持天子,成就帝王功業。”嬴蕩認為此說有理,遂準備30輛兵車,將張儀送往魏國。齊湣王聽說張儀在魏,果派軍攻打魏。當時的魏哀王很害怕,張儀安慰他:“大王不要擔憂,我會讓齊國退兵。”于是,張儀派自己的門客馮喜到楚,借用楚的使臣前往齊,將張儀與嬴蕩商議之事全盤告訴齊湣王,并對齊湣王說:“大王雖然憎恨張儀,但你現在的所做所為,卻令張儀可得到新秦王的信任。”齊湣王一想也是,遂下令撤軍。于是,張儀獲得安全,并出任魏國相國。
秦武王元年(辛亥,公元前310年),贏蕩即位后不久,遂與魏襄王會于臨晉(今陜西大荔縣東),而秦武王后很有可能就是這一年嫁入秦國。秦武王身高體壯、勇力超人,重武好戰的他常以斗力為樂,凡是勇力過人者皆被提拔為將。烏獲和任鄙以勇猛力大聞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為將,給予高官厚祿。齊國人孟賁力大無窮、勇冠海岱,一人同時可制服兩頭野牛。當他聽說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遂西赴咸陽面見秦武王被任為將,與烏獲、任鄙享受一樣的待遇。同年,蜀侯嬴通被其輔相陳壯殺死,嬴蕩遣甘茂前往蜀地平叛謀亂。
秦武王三年(癸丑,公元前308年),嬴蕩任命自己的叔叔樗里子嬴疾為左丞相,又命平定蜀亂的甘茂為右丞相,始開中國丞相官職。同年,嬴蕩對甘茂說:“我有個心愿,想乘著垂帷掛幔的車子,通過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朝都城,即使死去也心滿意足!”甘茂聽罷心領神會,對嬴蕩說:“請允許我出使魏國,說服魏王一同攻打韓,也請您讓向壽(秦國將領)輔助我一同前往。”于是,嬴蕩答應他的請求。甘茂到達魏國后,對向壽說:“您回去,把出使情況報告武王,魏國己聽從我的主張,但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韓國。”向壽回秦,將話報告嬴蕩。
嬴蕩到息壤(高陵,河堤之謂)迎接甘茂時,并問他:‘因何先不攻打韓國’,甘茂繞了個大彎子說:“宜陽是個大縣,上黨、南陽財賦的積貯經時己久,雖然叫縣,其實是個郡。現在大王離開自己的險要關隘,遠行千里攻打,取勝困難很大。從前,曾參住費邑(今山東濟寧魚臺縣西南),魯國有個與他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跑去告訴曾參的母親說他兒子殺了人,他母親正在織布,神情自若;過了一會,又一人來告訴‘你兒子殺了人’,母親仍然織布,神情不變;不一會,又來一人繼續說你兒子殺了人,曾參的母親扔下梭,走下織布機,翻墻逃跑。憑著曾參的賢德與母親對他的深信不疑,有三人重復說此事,還是令他的母親感到害怕。現在我的賢能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可懷疑我的人卻決非三個,我唯恐大王也象曾母投杼一樣,懷疑我!當初,張儀在西邊兼并巴蜀之地,在北面擴大西河之外疆域,在南邊奪取上庸,天下人并不因此贊揚他,而是認為大王賢能。魏文侯讓樂羊帶兵攻打中山國,打了三年才攻下。樂羊回魏論功請賞,魏文侯則把一箱子告發信拿給他看,嚇得樂羊一連兩次行跪拜大禮。如今我只是個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子和公孫大奭二人會以韓國國力強為由來同我爭議攻韓的得失,大王一定會聽從他們的意見,這樣就會造成大王欺騙魏王,而我將遭到韓相公仲侈的怨恨。”
嬴蕩聽到這,終于明白甘茂耽心何事,于是對他說:“我可以和你盟誓,堅決不聽他們的。”于是,甘茂帶兵攻打宜陽。打了五個月都沒拿下,樗里子和公孫大奭果然提出反對意見。嬴蕩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不再攻打。甘茂卻說:“息壤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記。”嬴蕩聽此言,立即調集全部兵力,讓甘茂進攻宜陽,斬韓軍6萬,終拿下宜陽。秦軍乘勝渡過黃河,奪取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韓襄王被迫派相國公仲侈到秦國謝罪,同秦國議和。
秦武王四年(甲寅,公元前307年),嬴蕩終于得償所愿,赴洛陽觀周太廟,只見九個寶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內。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貢金鑄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貢賦之數。嬴蕩逐個審視后,遂提出與人比賽舉鼎。結果鼎被舉起半尺時,正砸到他的右腳上,右腳足骨當即壓碎。等到太醫趕來,嬴蕩已不省人事,仍自言自語:“心愿已了,雖死無恨。”當夜,時年23歲的嬴蕩氣絕而死,在位僅4年,因沒有子嗣,由其弟贏稷繼承王位,是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二年(丙辰,公元前305年),嬴蕩的王后,后世稱‘悼武王后’,被驅逐回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