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園是北京魯菜絕對的老大,教父級別的,北京所有的魯菜飯店,都要喊它“爸爸”。1930年創立,中間幾經風雨,到今天成為國宴級飯莊,在北京老字號如云的情況下,獨樹一幟,八大樓都得叫一聲前輩。
豐澤園有中國國寶級烹飪大師傳承的金牌看家菜:蔥燒海參。也就是現在市場經濟了,放在過去,豐澤園可不是有錢就能吃到的。來豐澤園吃飯的人名字都不能提,過不了審,大家知道的中國近代史上的幾乎所有大佬,都吃過他家的菜。
小時候聽評書,就聽過單田芳先生的《欒蒲包與豐澤園》,欒蒲包其實就是欒學堂(字鯉庭,外號人稱“欒蒲包”),欒蒲包是福山滸口村人,此人目不識丁,其貌不揚,但非常精明,善于經營,對魯菜的烹調技術也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欒蒲包是從山東來京的一個小乞丐,當時來北京都快餓死了,后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和打拼,最后當上了北平餐飲協會的會長,并且在1930年創辦了“豐澤園飯莊”,還有個電視劇叫《傳奇大掌柜》,講的也是豐澤園的故事。
在老北京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順口溜:“炒菜豐澤園,穿衣瑞蚨祥,醬菜六必居,抓藥同仁堂”,由此可見豐澤園的炒菜在當時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蔥燒海參是山東省膠東地區(指煙臺、青島等地)的一道特色名菜,屬于魯菜系,該菜品也是青島十大特色名菜之一 。該菜品從山東源入,以水發海參和大蔥為主料,其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食后無余汁。是“古今(海)八珍”之一,蔥香味醇,營養豐富,滋肺補腎。
袁枚《隨園食單》載有:“海參無為之物,沙多氣腥,最難討好,然天性濃重,斷不可以清湯煨也?!庇需b于此,北京豐澤園飯莊率先進行了改革。是道“以濃攻濃”的菜,以濃汁、濃味入其里,濃色表其外,達到色香味形四美俱全的效果。
在“色”澤上呈紅亮色;“香”味上蔥香濃烈誘人;“味”道上咸鮮適口;造“型”上十分美觀。選料方面,海參選用膠東半島的刺參,所用大蔥是山東章丘的蔥王。
我看某評,說他們用的是南美海參,個頭大……其實我個人更欣賞膠東半島的刺參,現在好多地方遼參很多,大一點的飯莊一般都有“小米燉遼參”,不知道是不是統一商量好的哈哈哈。
咱不是說遼參不好,但這道蔥燒海參,最好還是用刺參。商家用南美海參,估計也有他們的考慮吧。
不夸張地說,我還沒聽說過哪個飯店能在蔥燒海參這道菜上,叫板豐澤園的,在北京,甚至全國來講,能比他家做的好的,我是不知道,如果有,麻煩您告訴我,老白一定趕去嘗嘗。
其實老白個人認為,蔥燒海參這道菜里,最好吃的是蔥!在山東,不夠一人高的蔥,都不敢叫自己大蔥,有時候人家罵我:你算哪根蔥?。亢髞砜匆娬虑鸫笫[,我居然覺得對方也沒罵錯我。
九轉大腸原名為紅燒大腸,是山東省濟南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于魯菜系,這道菜是由濟南九華樓酒樓店主在清朝光緒初年首創,這個店主愛九成癖,什么事都要加個九,食客稱贊廚師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煉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
這道菜要從以下幾個地方品:色澤紅潤,大腸軟嫩,咸、甜、酸、微辣、入味厚、濃油赤醬、鮮香異常,看似紅燒,卻與其他紅燒菜品單味突出不同,多吃不膩,酒飯皆宜。
再來說說鍋塌豆腐,這也是山東名菜。鍋塌是魯菜獨有的一種烹調方法,可做魚,也可做肉,還可做豆腐和蔬菜。豆腐經過調料浸漬,蘸蛋液經油煎,加以雞湯微火塌制,十分入味,最早的鍋塌系列菜來自山東省,早在明代山東濟南就出現了鍋塌豆腐,此菜到了清乾隆年間榮升成為宮廷菜。
鍋塌豆腐原來里面是有餡的,一般都是蝦,后來才去掉的。稱為“鍋塌豆腐夾餡”。類為當地產蝦嘛,傳入北京后,北京不產蝦,簡化了一下,就變成了今天我們吃到的這道菜。
最后說說烏魚蛋湯,這道菜源于魯菜“燴烏魚蛋”。此菜早在清代初期就在山東盛行,清代中期在北京的山東菜館亦非常盛行,特別深受當時文人雅士的歡迎。由雌墨魚的纏卵腺加工制成,加工時,將鮮墨魚的纏卵腺割下來,用明礬和食鹽混合液腌制,使之脫水并使蛋白質凝固即為成品。
清代乾隆年間大詩人及美食家袁枚,曾多次品嘗過該菜,并在《隨園食單》中記載了該菜的制法:“烏魚蛋最鮮,最難服事,須河水滾透,撤沙去臊,再加雞湯蘑菇煨爛,龔云巖司馬家制最精?!?/span>
現在老字號有一些,吃著確實不如以前了。不管宣傳上面寫得多輝煌,什么名廚,什么獎。但是你到這個飯店吃到的那盤菜,不一定就是名廚做的,可能是徒弟、徒孫,甚至學徒做的,因為再大的名廚也不可能天天做菜給老百姓吃。
以前飯店是有這個規矩的,不問來客是誰,只管做菜,誰來了,都是這個手藝,一個大廚炒一整桌菜。現在您要吃到對的、有傳承的看家菜,那得通過關系打好招呼。
現在更多的是監理,就是把著上菜口,嘗嘗看看,看徒弟們練得如何了,有些有良心的飯店,味道火候不過關,不讓出菜,但是大部分都是能賣錢就行。
反過來咱們也得為廚師想想,人家可能有好手藝,練得非常好,但是今天心情不好,原材料不好,或者顧客要得急,那就隨便炒個合格的唄,這就是人家的一份工作,我們自己每天在工作的時候,你敢說每一秒都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熱情么?
過去開飯店是憑手藝吃飯,現在都開固定工資,我這菜炒好了,是這個錢,炒不好,但做熟了,您也得給我這個錢,北京餐飲的黃金一代過去了,現在是講效率、性價比、成本核算的時代了,所以到老字號遇坑,是有可能的。
什么時候北京飲食界整個大比武,大獎賽,獎勵第一名5000萬,您試試,同一個飯店,同一個廚師,同一道菜,味道天差地別。這道菜炒沒炒好,并不影響我公司上市,并不影響股票漲停,所以我想,做菜這個事,態度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