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在很多篇的詩詞賞析當中提到杜甫。這是一個看上去苦大仇深的詩人。他的人生命運非常悲劇,他的仕途經歷更是悲慘。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生不如意的人,卻能夠胸懷天下,心系黎民百姓。由此寫出的一首首精彩的唐詩,能夠直面社會現實,為我們研究那個時代留下了最好的材料。
詩緣情是中國古典詩詞長期以來的優良文學傳統。抒發個人的情感,寫出每個人獨特的情感體驗,是中國古典詩詞創作中最為精彩的一筆。到了杜甫這里也是如此,他本身擁有后人難以超越的才華,再加上人生經歷的坎坷,由此形成不同的人生情緒體驗,體現在詩詞當中更顯得厚重。
他寫出的那些唐詩,往往帶有深刻的個人烙印。比如今天我們說談到的這首唐詩,堪稱是杜甫享譽最多的七律唐詩,向來被譽為盛唐七律第一。其中的第三聯兩句14個字,堪稱是他一生命運的最好寫照。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唐詩,我們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題目就叫做《登高》。寫這首唐詩的時候,杜甫已經55歲,距離生命的盡頭還有三年的時間。這一天,他獨自登上了白帝城外的高臺,看到天地間一片蕭瑟秋景,更讓他引發了對自己身世飄零的感慨。尤其是這首唐詩當中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就是他一生悲劇命運的真實反映。
和一般的古詩抒情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這首唐詩的前半段主要寫詩人眼中的環境。“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所展現的圖畫就是一幅充滿悲涼色調的景色。西風烈,天地間一片蕭瑟,在看孤單的飛鳥飛舞盤旋,更有幾分凄涼。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天地間的一片蕭瑟圖景,在秋風的襲擊下樹上的葉子片片飄落,很多樹枝都顯得光禿禿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江水滾滾東來又浩浩而去。這其中有長江水的波瀾壯闊,也有詩人對自己命運逝去的感慨。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兩句是詩人悲劇命運的集中體現。秋天的悲涼,顛沛流離的生活,人到暮年的凄涼,垂死身體的落寞,一個人的孤單,登臺眺望的無限抒懷,這些都是詩人此時此刻所經歷的悲傷。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面對如此的悲傷,面對生命,面對秋天,面對一個人的孤獨,詩人該如何打發?恐怕只能在兩鬢斑白的時候,端起了借酒消愁的酒杯。
這首唐詩在文學史上享譽很高,是杜甫成就最高的七律唐詩之一,而且也寫出了他自己的悲劇命運。雖然這唐詩當中沒有對社會現實,沒有對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細節描寫,但是卻集中展現出了那個時代最有才華詩人在生命中遭遇的困境。
尤其是其中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反映的是杜甫老年無所依靠、顛沛流離的生活之苦。以年過半百之身軀,寫出這樣充滿悲涼調子的唐詩,杜甫當時內心的落寞和痛苦已經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