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癥是子宮內膜腺體或間質異位于子宮肌層引發的良性病變,以前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國內臨床報道發病率為13.4%,國外臨床報道為5%~70%不等,而且有不斷上升趨勢,臨床漏診率高,現在已經成為婦科常見病。患者痛經往往比較嚴重,而且藥物治療的效果不理想,最終多數選擇手術治療。
子宮腺肌癥的發生系基底層子宮內膜向肌層浸潤生長。多次人流、分娩或宮腔操作時可能損傷子宮內膜及淺肌層,子宮內膜基底層下缺乏黏膜下層,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導致子宮內膜向肌層生長。隨著宮腔手術臨床應用該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子宮腺肌癥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由于病灶位于子宮肌層內,血流難以很好地充盈,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確切而且易復發,所以目前手術治療仍然是首選。術式包括:1、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2、次全子宮切除術;3、全子宮切除術。
另外,很多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血清CA125升高,包括子宮腺肌癥。所以,子宮腺肌癥術后隨訪指標應該包括血清CA125。
一、不同術式前后血清雌激素的變化
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患者術前術后的雌激素水平差異不大。次全子宮切除及全子宮切除,患者術前術后的雌激素水平差異顯著,明顯下降了。說明截斷子宮動脈上升支的術式(次全子宮切除及全子宮切除)對雌激素的分泌有影響,進而可能會導致卵巢功能受損。
二、不同術式前后性生活滿意度的變化
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患者手術前后性生活滿意度對比,差異不明顯。次全子宮切除及全子宮切除,患者術前術后性生活滿意度差異顯著,滿意度明顯下降了。說明次全子宮切除及全子宮切除基于激素及解剖的原因,性生活的質量有下降。
三、不同術式前后痛經程度的變化
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次全子宮切除及全子宮切除組,患者術前術后的痛經差異顯著,痛經明顯下降。尤其是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痛經癥狀明顯消失。
四、不同術式前后血清CA125 的變化
3種術式前后患者CA125差異顯著,血清CA125的變化與子宮腺肌癥病灶的存留密切相關。
為什么不建議子宮腺肌癥患者切除子宮?
1、對卵巢血供的影響:卵巢是生產卵子、分泌性激素、維護女性身體與精神特征的重要器官,參與體內的新陳代謝及內分泌調節。卵巢的正常功能,需要足夠的血運,卵巢血供至少有1/2來自子宮動脈上升支,更有10%的人其卵巢的血液主要由子宮動脈供應。有人測定當子宮動脈被阻斷時卵巢的血供減少50%,如因長期血供不足,可導致卵巢提前4年衰退。有研究發現全子宮切除患者卵泡生成激素、促黃體生成素均明顯高于未行全子宮切除術的同齡婦女,而雌激素水平明顯低于未行全子宮切除術的同齡婦女,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優勢卵泡較未行全子宮切除術的同齡婦女明顯減少。因此,全子宮切除術施行越早,卵巢功能衰竭發生比例越高。卵巢功能下降主要影響雌激素的分泌。雌激素過低可使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泌尿系統癥狀、自主神經紊亂增加,直接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及壽命。傳統子宮切除術后殘留卵巢綜合征發生率為0.88~8%,表現為下腹痛、性交痛、盆腔包塊等癥狀,主要為術后卵巢供血不足、功能失調、發生卵巢囊性增大、卵巢周圍炎癥粘連及盆腔解剖關系的改變,卵巢脫垂等引起,影響了婦女正常生活質量及造成極大痛苦。
2、對性生活的影響:
(1)全宮切除術 對治療子宮良性腫瘤的效果是肯定的,但由于該手術切除范圍較大,需切除全子宮,術中同時切斷子宮動脈上行支,使卵巢血流供應受到明顯影響,術后卵巢功能易出現衰竭。一些臨床研究表明:子宮切除的婦女其卵巢衰竭的年齡比自然絕經提早4年,且34%的婦女在術后2年內出現卵巢衰竭和更年期癥狀。重度更年期癥狀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全宮切除術需切除宮頸組織,宮頸周圍的組織特別是神經纖維,再加上陰道術后縮短,使術后性交感到疼痛,無性交快感,排尿出現無力。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下降。
(2)次全宮切除術目前應用于年輕、無生育要求、病變呈彌漫性分布、宮頸細胞學檢查未見異常的病例,手術同樣切斷子宮動脈上行支,使卵巢血流供應受到明顯影響,但宮頸及周圍組織得到了保留,陰道解剖環境沒有變化,所以患者術后的性生活所受的影響較小,但是殘留宮頸仍然有病變甚至腫瘤發生的可能,二次手術時由于盆底黏連而增加了手術難度,尤其是輸尿管損傷的概率明顯上升。
(3)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隨著子宮腺肌癥發病率的上升,痛經難以忍受的年輕媽媽越來越多,這與剖宮產、人流等子宮操作發生率的升高密切相關。術中很難發現病變的界限,多為彌漫型,此時明智的選擇是子宮切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卵巢功能受損,即便保留宮頸,目前宮頸病變的發病率也不容樂觀,一旦宮頸病變發生。再次開腹手術的難度成倍增加,尤其是輸尿管損傷的概率。對于年紀較輕,尚未生育的女性來說,切除子宮是難以接受的,所以遇到局限性病變。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由于該術式對解剖結構沒有破壞,患者術后生活受到的影響最小,痛經癥狀也消失。
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保留子宮血管上升支,使卵巢有足夠的血運,從而維持卵巢正常功能;術后保持完好保留子宮圓韌帶、卵巢固有韌帶、卵巢及輸卵管,使保留卵巢在盆腔中保持正常位置、術后卵巢不會脫垂及與宮頸殘端黏連,預防殘留卵巢綜合征的發生;保留宮頸及完整陰道,防止了術后陰道頂端脫垂的發生,不影響術后性生活。
綜上所述,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不損傷子宮動脈及卵巢韌帶,維持卵巢血供及功能,避免了卵巢早衰,維持盆腔解剖關系,術后盆腔粘連少,不增加日后手術的難度及輸尿管損傷率,痛經消失、子宮體縮小至正常、月經量恢復正常,所以定點病灶高效剔除術對于年輕的無生育要求的子宮腺肌癥的患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