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4月24日
醫案轉自民間中醫網-經方方藥
經方辯證問診單
所在省市:上海
聯系電話:海外
職 業:學生
婚 否:否
性別,年齡:男,25
現在主要癥狀: 噯氣,腹滿
主癥特點:
噯氣,腸中水聲,心下悸
現正在服用的藥:苓桂劑
發病原因:
今年4月,天氣陰寒,累降大雨,某日暴雨去參加圍棋比賽,飲水過多,晚上又在風雨中停留,致水滯腸胃中,過了幾日,茶飯不思,導致某晚半夜醒來心悸發燒。
第二日白天口渴,發燒,又睡了一覺,汗出,感覺恢復很多,就于下午去看了同仁堂,依稀記得藥中有“蒼術,我術,厚樸,枳殼等藥”,吃了幾幅感覺收效甚微,嘆身體尚佳時不務正業,于是開始學習傷寒論,吃“苓桂術甘湯”,后五月底某日,因事情緒大壞,后有“心下悸”癥至今,吃“苓桂姜甘湯”不愈。
又嘗試了“醫學衷中參西錄”多方,試了硫磺,后去針灸拔罐,有感自己病由糟糕的飲食生活習慣所致,于是致力于糾正不良習慣,后感覺有所好轉。
上月外出,晚歸遭受風寒,第二日晨起腹瀉,后看一當地比較有名中醫,賜方如下:“陳皮15,佛手10,姜半夏5,黃芩20,蘇葉5,藿香10,良姜2,香附15,海螵蛸20,柿蒂15,半邊蓮10,元胡5”,只吃了一劑(分兩天吃完),連續兩晚夢遺。后轉吃 “茯苓,桂枝,桔梗,杏仁,炒二術,砂仁,藿香,干姜,蘇梗”方,水飲消了很多,但噯氣腹脹不減(上個星期),后停服腹中水又多了。
最近有吃“茯苓,桂枝,干姜,甘草”但效果不佳。
現在是否艾灸:否
是否接種過什么疫苗?何年何月何日接種的?
兒時有接種
最初發病的年份月份:
2012.4月底,3月份曾有晨起腹瀉,到5月以后腹瀉就不太有了
病情加重的年份月份:5月
發病時的典型癥狀:
腸中水聲,腹脹,噯氣,胃口有時變差,便如羊屎
西醫病名:
未知,一個多月前曾去校醫院檢查,驗血各項指標正常
發病季節:
秋天 2012.4,南半球季節相反
面色:
白
眼象:
眼下略有臥蠶,不是很明顯
出汗情況:
少汗,活動時出汗
部位:
全身
目:
眩暈, 站起眩暈
口:
口不渴,唾液多
嘔吐:
無
胸:
前胸有隱痛,從臥至坐或伸懶腰能感覺到,從4月份就有
脅:
微脹
腹:
脹,滿,喜按,喜熱,有腸鳴音
心:
正常
心下:
悸
胃:
脹,滿
頭:
后枕部沉重感
膝:
冷
飲:
少,喜熱飲,喜溫
食:
喜面,厭油膩, 食量正常
睡眠:
中午有時困倦,多夢,睡眠正常,從10點到5點半,最近每日如此,晚上會起夜方便
大便:
次數一次, 一塊一塊如羊屎,有時不容易解
小便:
次數白天三四次左右,喝藥會增多, 色白
房事:
有傷精史
皮膚情況:
肚子任脈處發黑,從心下一直到小腹,感覺是水
身體有如下癥狀:
怕冷,夢遺,早泄
七情何者為重:
思慮
過去曾服過的藥物及療效:
前段時間服用一方:茯苓,桂枝,桔梗,杏仁,炒二術,砂仁,藿香,干姜,蘇梗,三劑,感覺腹中水頓少,但腹脹噯氣不減。后停服,水又多起來了。
體溫 呼吸 心率 血壓:
正常,心率:80左右
QQ問診:
日期: 2012/10/17
患者6:37:36
先生早上好。
水先生7:24:54
腸中水聲還有嗎?
患者7:26:17
有。在肚臍處較明顯。
水先生7:28:02
小便的情況呢?
患者7:29:15
最近一天大概五六次左右。
水先生7:30:43
你跳動的那個位置按起來痛嗎?
患者7:31:46
胃部按起來很緊,重按有痛感。
水先生7:32:30
請用下方:
處方一:小柴胡湯加減
患者7:36:39
恩,好,謝謝先生。
感覺讓人比較泄氣的是我覺得可以試的藥太多,不知道哪個是對的。
日期: 2012/10/21
患者9:53:38
先生早上好,今天我吃到最后一幅藥了,感覺大便通暢了,小便增多,但是胃部感覺還是很緊,似乎有重墜感,還有最近感覺臉上出油比較多。
水先生9:54:53
每日2劑,再服用3天。
患者9:55:22
好的,謝謝先生。
日期: 2012/10/24
患者7:43:28
先生早上好。
今天藥吃到最后一付了。感覺大便通暢了,小便最近有所減少,胃口感覺好起來了,只有中脘處按上去還有點硬和隱痛。
實在是感謝先生,我總體感覺好多了。
水先生9:21:54
方子不變,請繼續服用5天。
患者9:22:40
好的,謝謝先生。
日期: 2012/10/29
患者7:55:24
先生早上好。
今天是吃藥的最后一天了,這兩天感覺胃不怎么漲了,胃口也好了起來,大小便都正常,只是前胸疼痛比之前厲害了。以前只是深呼吸伸懶腰會覺得有點痛,現在特別是起床的時候痛得特別明顯。
水先生10:41:40
方一加減:
處方二: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
水先生10:41:46
每日2劑,連服4天后反饋。
患者10:58:25
謝謝先生。
日期: 2012/11/7
患者7:06:00
先生好,今天吃到最后一幅藥了,感覺胸痛好很多了,精神也好了,現在問題就是肚子里還有水聲,特別是吃完飯后,還有噯氣。
水先生9:03:10
再吃3天。
日期: 2012/11/14
患者6:16:19
先生早,今天吃到最后一副了,感覺腸胃好多了,胃口,噯氣都好點了,左肋略感覺有脹滿,前胸略有疼痛,后腦有沉重感。昨晚頭部左側時不時有刺痛感今早沒有。
患者12:19:42
先生好,我正好在藥房附近,請問我還需要吃什么藥呢?
水先生12:52:33
方子不變。
患者12:55:44
謝謝。
水中火:
2012年10月就診開的處方按順序是:
第一次處方:小柴胡湯加減 柴胡24,茯苓12,炙甘草9,大棗2枚(劈開),生姜9, 姜半夏12,黨參9。
第二次處方: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 北柴胡24,茯苓12,炙甘草9,大棗2枚(劈開),生姜9,姜半夏12,黨參9,黃連3,瓜蔞皮3,瓜蔞子6(一定搗碎,否則無效)。
《傷寒論》云: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栝蔞實大者一枚。
痰濁結于心下,使得血脈瘀滯,發為胸痛。
人心腦血管堵塞問題,一部分是有淤血,還有部分是痰熱交阻,雍滯心胸,就是我們說的小陷胸湯證。
看患者的發病經過,不難想到痰涎作祟。
患者2013年的就診用的是控涎丹------甘遂,紅大戟,白芥子三味藥,此方是十棗湯的變方。
患者的心悸病因定為:心包有積液。
壇友互動:
澤靈發表于 2013/3/22 00:10:13
這是個複雜的病案,好在病人主述詳細,可以從分析理出點頭緒。
最初是太陽外感,轉傳少陽腑。據主述"發燒,又睡了一覺,汗出感覺恢復很多",可知發汗後,太陽表證已解,而腑病未解。少陽膽腑病,陰寒重則膽病累及厥陰而傳太陰,腹滿可視為太陰臟結,該升不升,故下滿。膽病傳胃,迫使陽明胃氣上逆(陰虛則成陽明承氣湯證,非此案情形)。此處傳太陰脾和傳陽明胃腑,都是木病傳土的路線。心悸是少陽上迫,噯氣顯然是陽明胃氣不下行。膽胃上逆成結胸、膈下肋脅積滿(該降者不降,結於心下成飲),重則滿積至心胸。
少陽病傳太陰是柴胡桂枝乾薑湯證,膽胃逆是小柴胡之主證。此案二證兼有,故可取二湯之主藥味,去其所不適藥味。病人寒重、胸滿、無渴故,可去黃芩,易瓜蔞根為瓜蔞實,以益心胸。腹滿故,可去小柴胡中的人參大棗。合併加減柴胡桂枝乾薑和小柴胡二湯,最後剩下這個柴胡類方: 柴胡、桂枝、乾薑、瓜蔞實、半夏、生薑、甘草,牡蠣(能破結軟堅,故留之),愚認為可作為此病之基本方,還可以繼續作加味。
最棘手的問題是膈下和胸中所積水飲,非上方所解。愚見倪海廈醫師治膈下和脅肋部積水積痰,幾乎都是用甘遂半夏湯(張孟超醫師有醫案)。甘遂峻猛似有顧忌,但此時久積之水飲必有玩痰,水痰互結,非甘遂不能逐。此案用茯苓,配合半夏下水,也是逐水一法。然愚見半夏雖能逐痰水、茯苓能滲濕,其力不足,往往水去而痰留。將來胸中積痰得屢用枳實薤白之屬,收拾良久。故個人傾向先用1-2劑甘遂半夏湯逐痰水,之後用如上柴胡類方調養。
水中火 發表于 2013/3/22 12:39
因為患者在國外,買不到甘遂,本來也是想用甘遂類方的 。
您分析得太好了。
澤靈發表于 2013/3/23 02:47:04
倪師治胸腔(膈上部份)積腋都是用十棗湯,用起來病人好痛苦,控涎丹是不錯的替代品。控涎丹好買嗎? 我在美國買不到,想自己做一點,但甘遂和大戟也都不好買。
七月老虎按:
1.《醫方考》:黃連能瀉胸中之熱,半夏能散胸中之結,栝樓能下胸中之氣。
2.《古今名醫方論》引程扶生:以半夏之辛散之,黃連之苦瀉之,栝樓之苦潤滌之,所以除熱散結于胸中也。先煮栝樓,分溫三服,皆以緩治上之法。
3.《醫宗金鑒》:黃連滌熱,半夏導飲,栝樓潤燥下行,合之以滌胸膈痰熱,開胸膈氣結,攻雖不峻,亦能突圍而入,故名小陷胸湯。
4.《醫林纂要》:黃連以泄結熱,半夏以通陰陽,瓜蔞甘寒潤滑,以清心肺之熱,以蕩上焦垢膩。胸中熱必傷肺,此實以瓜蔞為君。熱結未深,獨在上焦,未近陽明之分,則無庸芒消、大黃之下達。保肺去熱,潔其膻中,無使陰陽汗格而已。
5.《寒溫條辨》:黃連用代大黃;半夏用代甘遂;栝樓用代芒消。
6.《成方便讀》:此則因痰熱互結,未成胃實。觀其脈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溫散結豁痰,栝樓之甘寒潤燥滌垢,黃連之苦寒降火泄熱。此方以之治傷寒亦可,以之治雜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熱者,皆可兼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