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4月12日
醫案轉自民間中醫網-經方方藥
經方辯證問診單:
所在省市: 廣東佛山
性別,年齡:男,2歲8個月
現在主要癥狀:
身高不達標,體重不達標,貧血,營養不良。
1、最近一個月,明顯不愛吃飯,使用饑餓法,餓他半天,到了吃飯時間也是沒有胃口,吃兩口算數。
2、晚上要11點才肯睡,不知是不是白天沒有什么精力消耗,晚上都很好精力的。早上又早早起,7點就起床。
3、兒子容易受驚嚇。上次吃了你的藥方,好轉。這個月發生兩件事,最近又很粘我們,怕我們離開。
第一件是:因為下雨,下午他奶奶去接堂哥放學,把他一個人單獨放在家里,出門時他答應一個人在家,后來差不多半個鐘后,奶奶回到家時,他一個人在哭得聲音都啞了。
第二件:到鄰近小朋友家玩,我見他玩的很好,就讓一個人留在鄰近和小妹妹玩。誰知他尿急,他喊尿尿,鄰近聽不懂他的意思,喊了好久實在憋不住,就尿出來了。鄰近被突然的情況搞得有點措手不及,當時驚叫一下,兒子當時因為本來就不是在自己家里,當時看到鄰近的反應,也嚇呆了。到了第二天都去上班,足足哭了半個鐘。
4、不知什么原因,兒子現在有個壞習慣,喜歡玩小雞雞,特別在緊張的時候,比如到一個新的地方,遇到了陌生人讓他打招呼,感覺他手里得拿點東西,他的心才安。這個可能也跟驚嚇有關。
5、我覺得兒子的心理問題比身體問題大。總覺得兒子有點縮手縮腳,沒有其他小孩那么大膽的去說和去做。每次問他問題,他明明知道答案,就是說不知道。很沒有自信。
面色:
黃
眼象:
眼白有藍黑點
口:
早上舌苔黃,舌邊有齒痕
飲:
喜甜
食:
喜歡吃甜的零食
睡眠:
晚睡早起,半夜偶爾會醒
大便:
兩天或三天一次
小便:
夜尿
QQ問診:
日期: 2012/4/22
患兒媽媽19:33:55
先生,兒子上幼兒園體檢。
結果是:體重24斤,不達標,差4斤。
身高90cm,不達標,差4cm。
貧血,營養不良。
建議補充氨基酸營養、鈣片、魚肝油等。
我們都拒絕了。
但是對兒子的現狀還是有點擔憂。
最近吃飯胃口不佳。
先生你認為需不需要開方,給他健脾胃呢?
水先生19:35:36
可以吃點中藥調理。
患兒媽媽19:36:28
那我需不需要填問診單?
我填好問診單先。
水先生19:38:43
填問診單。
日期: 2012/4/25
水先生12:52:21
喜歡玩小雞雞?
患兒媽媽12:52:49
en ,夏天換了薄的的褲子后就發現有。
發現他有時是無意識地去玩的。
比如在路上遇到熟人,叫他打招呼,他一緊張就會有這個動作。
水先生13:11:06
處方:溫膽湯
水先生13:12:05
每日2劑。連服3天后反饋。
患兒媽媽13:14:17
好。
日期: 2012/5/4
患兒媽媽19:46:38
先生,兒子這兩天喝夠你開的劑量,兩天都有大便,飯量也大了。
不知還要不要再喝?
水先生19:46:57
可以再喝5天。
患兒媽媽19:47:32
好的。
日期: 2012/5/14
患兒媽媽16:02:37
先生,我想請教個問題。
小孩玩小雞雞,真的與身體不舒服或健康有關系嗎?
兒子自從吃了你的方子后,真的就沒有玩了。
我一直以為這個與心理問題關系大些。
水先生16:05:54
********
水中火:
夫膽,心之母也。
不知臟腑之氣,皆取決于膽,膽氣一虛,而臟腑之氣皆無所遵從,而心尤無主,況心君原思色乎,君火不明,則易受淫氣觸動。
方用溫膽湯。
生姜12(切片),半夏6,陳皮9,竹茹6,枳殼6,炙甘草3 。
壇友互動:
0OOQOO0發表于 2013/1/2 17:37:13
先生,打擾一下,問題小子想請教一下問題:
1、半夏在這此方中總么用 用旱半夏,還是法半夏,還是姜半夏,哪種更好?
2、旱半夏可以被制半夏代替嗎? 之前在本論壇上看到
生半夏120克煎劑體驗錄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142231-1-1.html
所以想問問先生使用半夏情況,也說說對此文的評價。
望先生賜教,小子不勝感激,謝謝。
水中火 發表于 2013/1/3 20:23:23
生旱半夏是首選,使用時,需要搗碎。
小學生的生存發表于 2013/2/27 13:58:39
水中火老師:看到您溫膽湯中沒有茯苓和大棗。是去掉了?還是?
水中火發表于 2013/2/28 11:10:29
溫膽湯的原版在《集驗》,就是我使用的味數。
七月老虎按:
1.《醫方集解》:此足少陽陽明藥也,橘、半、生姜之辛溫,以之導痰止嘔,即以之溫膽;枳實破滯;茯苓滲濕;甘草和中;竹茹開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涼肺金之所以平甲木也。如是則不寒不燥而膽常溫矣。《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又曰:陽氣滿不得入于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半夏能和胃而通陰陽,故《黃帝內經素問》用治不眠。二陳非特溫膽,亦以和胃也。
2.《成方便讀》:夫人之六腑,皆瀉而不藏,惟膽為清凈之腑,無出無入,寄附于肝,又與肝相為表里。肝藏魂,夜臥則魂歸于肝,膽有邪,豈有不波及肝哉。且膽為甲木,其象應春,今膽虛則不能遂其生長發陳之令,于是土不能得木而達也。土不達則痰涎易生。痰為百病之母,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故有驚悸之狀。此方純以二陳、竹茹、枳實、生姜和胃豁痰、破氣開郁之品,內中并無溫膽之藥,而以溫膽名方者,亦以膽為甲木,常欲得其春氣溫和之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