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不敢相信!僅四味藥,就能搞定痛風、風濕、關節痛?還屢用屢效?
userphoto

2022.09.17 四川

關注

人到了一定年紀,關節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最大的問題莫過于關節疼痛。

關節痛在中醫里屬于「痹癥」范疇,痹癥不是一個病,而是各種關節、筋骨、肌肉疼痛麻木疾病的總稱。

痹乃閉阻不通之意。《黃帝內經》言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認為是由于風、寒、濕邪痹阻經絡和氣血運行,導致痰濕、瘀血等形成,進而不通則痛。

本期,君和堂邀請到呂東升主任分享一個神奇的經方——甘草附子湯,出自醫圣張仲景的經典著作《傷寒論》。

張仲景一向謹慎,卻說這個方子可治疼痛劇烈難忍,屈伸不利的肢節掣痛!(與痛風十分相似)

但乍看此方,藥僅四味,甘草、附子、白術、桂枝。為何將其稱之為治療風濕病癥的良方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01

經方「甘草附子湯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傷寒論》

首先,我們來解析一下這段原文。

風濕相搏,強調了有風濕的問題存在,而且程度是比較重的。

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是指關節紅腫疼痛,屈伸時更痛,并且觸摸時疼痛加劇。

由于痛風之證與此相似,因此呂主任常使用本方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效如桴鼓。

除此之外,甘草附子湯亦可廣泛應用于多類風濕俱盛的痹病。比如關節炎、風濕病等。

我們繼續來解析。

汗出,可以理解為表不固了,陽氣不足了;出現短氣,是因為體內有停飲,有水。

小便不利,也是因為體內有停飲,有濕造成的;惡風不欲去衣,則是陽氣不足。

或身微腫,為什么會出現腫?這也是因為有濕。

因甘草附子湯具益氣健脾,溫經助陽,祛風除濕之效,故以上皆為本方適應癥。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術二兩,桂枝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傷寒論》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方義。

炙甘草二兩,炮附子二枚,白術二兩,桂枝四兩。

當看到甘草附子湯這個名字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本方甘草用量會很大。要不然怎會以甘草命名?

但在此方中,甘草其實只用到二兩。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體內有停飲,這個時候甘草就不能多了,用多了會導致停飲更停滯在身體里面。

因此,在這種前提下只能用到二兩,之所以這樣命名,其實是在強調甘草的功能。

從整體來看,甘草有緩和的作用。從本條原文來看,一碰就疼,一屈伸就疼,用甘草緩的就是疼痛。

▲ 中藥:甘草

同時用桂枝發汗開表,把風濕從表走一部分;用白術把風濕從里走一部分;附子溫表里之陽,能把整個身體的機能恢復起來。

由此可見,《傷寒論》在方劑的配伍、選用、包括命名上,都有很高深的思維在里面。

現舉臨床驗案一則。
02

左肩關節痛伴眠差2個月

吳女士,66歲,因「左肩關節痛伴眠差2個月于2022年7月23日就診。

患者近2月左肩關節痛甚,活動不利,不能抬舉,夜間痛甚,不能入眠。胃痞不適,嘔吐后舒適,喝水不多,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四診合參,診斷為痹癥(寒濕凝聚)、失眠(少陽樞機不利)。

遂擬處方附子甘草湯合小柴胡湯,以散寒祛濕,和解少陽——

桂枝40克

白術40克

附子25克

炙甘草15克

柴胡20克

黃芩10克

制半夏15克人參10克(后略)

▲ 中藥:桂枝

2022年7月30日,二診:

上方服后,疼痛大減,睡眠及胃痞嘔惡好轉,服后無不適。現肱二頭肌長頭處酸痛,晨起手脹。舌淡紅,苔薄白干,脈弦緩。

上方加絡石藤20克,14付。

2022年8月13日,三診:

上方服后,沒有明顯不適,天熱時有點心慌,咽中有痰,晨起手脹消失,左肩仍感覺不適,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上方去絡石藤加陳皮30克,制草烏10克,14付。

2022年8月28日,四診:

現仍有后伸及上抬疼痛,納可,但覺咽部有痰,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遂擬如下處方,14付——

桂枝50克

蒼術30克

制草烏10克

陳皮30克

半夏15克

炙甘草20克

蘇葉10克(后略)

▲ 中藥:白術

據呂主任介紹,患者因疼痛輾轉難以入眠,心煩喜嘔,說明三焦氣機不暢,樞機不利。

再加小柴胡湯疏利三焦,和解少陽,因此二診時眠安、嘔止。

四診時患者少陽癥已消,痰濕癥顯,故去小柴胡湯加半夏、陳皮、蘇葉以化中焦濕濁。

現仍在治療中,續觀。

03

應用經方的思路及特點

仲景之方,因其療效卓著,后人稱為經方。

其選藥精準,配伍法度嚴,療效卓著,所以被譽為「眾方之宗,萬法之祖

仲景之書,一絲不茍,研究其方藥首先需要忠于原文,仔細推敲,前后互參。

仲景之學,皆從實踐中來,只有把原文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領悟到其中奧妙

 1.組方簡捷,立意明確 

經方的結構非常簡捷,它的組成少則一味(如甘草湯),多則十幾味。

在《傷寒雜病論》中,1味藥的有15方,2味藥的有40方,3味藥的有45方,4味藥的有30方,5味藥的有28方,共計158方,約占全方(281首)的半數以上。

并且每首方劑,都有明確的證候范疇,所治病癥,外及四肢百骸,內及五臟六腑,不僅是內科學方劑之祖,更是臨床各科方劑之祖,為中醫學創立了辨證論治原則。

 2.主次有序,方證合拍 

《傷寒論》的組方藥味雖少,但君臣佐使結構明確,特別是「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的主次關系,一目了然

多數方劑的名稱就表明了君藥的地位,比如桂枝湯、麻黃湯、小柴胡湯、黃連湯等。

在一個疾病譜內可能有幾個證候,每一種證候都會有一個代表方劑;有的疾病雖然名稱不同,但均含有一個相同的證候,可以選用同一首方劑治療。

前者為「同病異治,后者為「異病同治,這就是辨證論治的本質,亦是經方的魅力。

 3.定量取效,惠及于民 

經方的定量是非常嚴格的。「漢方之秘在于量」,這是歷代醫家對經方所以取效的揭秘。

所以學習經方,尤其是在初學階段,必須認真按照經方的原貌、原量去使用,不要一上來就隨意改動經方的用量及其配伍

等后面「熟能生巧」了,可以依據證候之變化和自己的經驗體會,酌定藥物分量之增減。

 4.靈活多變,守而不泥 

常與變,是任何疾病發生與轉化的自然規律。

常者,在人們的正常思考之內,如太陽病之后為少陽病;變者,超出人們的正常思維,如太陽病里出現真武湯證。

經方的應用,也是有常有變,方證合拍的,可以隨證加減。但要注意到體質因素、氣候因素、藥物因素、心理因素、飲食因素等。

我們在應用經方的時候,必須把這些綜合因素考慮進去,沒有一張方子是可以一成不變用到底的。

 5.陰陽協和,以平為期 

以《傷寒論》而言,83味藥,113個方子,流傳至今,療效不隨時間的推移而減,反而顯露出更多的治療效果。

其中的奧秘就是以「調和陰陽,使之平和為核心的思維方式

在擬定方藥時,寒不傷陽(如白虎湯),熱不傷陰(如桂枝湯);補不壅塞(如炙甘草湯),攻不泄氣(如承氣湯);活而不破(如桂枝茯苓丸),益而不膩(如理中湯);升不生火(如小柴胡湯),降不泄氣(半夏瀉心湯)

如此等等,都是臨床上要處處考慮到的。否則,就會出現寒之而傷陽,熱之而傷陰等偏差。

陰陽偏頗的局面得不到糾正,何談陰陽之平衡!

君和明醫

呂東升 /主任醫師

周六上午

君和堂·上海徐匯館

主任醫師,近40年中醫臨床診療經驗,接診患者常有公立醫院久治無效者,雖不能盡愈諸病,幸而多驗,能補現代主流診療之不足,是為臨證一點特色。

內外婦兒等各科均有涉獵,尤擅外感病、小兒常見病及體質改善、婦科病、產后諸病、不孕不育癥之診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風濕關節腫大,甘草附子湯
經方劑量032:甘草附子湯|風濕關節病疼痛劇烈,痛風,骨節痛
治療痛風的特效藥-《傷寒雜病論》學習筆記157
經方:甘草附子湯(治療痛風)
倪海廈金匱要略筆記(四六)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之甘草附子湯治療痛風
痛風的中醫藥治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黄大仙区| 衢州市| 怀仁县| 万年县| 思茅市| 衡东县| 黑山县| 抚宁县| 红桥区| 通山县| 阿瓦提县| 桐庐县| 澄城县| 池州市| 吉安县| 临夏县| 新乡市| 高台县| 象山县| 永修县| 互助| 临西县| 延津县| 宁远县| 昌江| 遂溪县| 留坝县| 南宫市| 亳州市| 淮阳县| 苗栗县| 龙井市| 阿坝县| 景宁| 通榆县| 万年县| 安庆市| 钟祥市| 古蔺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