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想象不到;
為了錢,利欲熏心的人底線能有多低。
某社交視頻網站上有個特殊的吃播賬號;
上面記錄著一個小姑娘的飲食日常。
小姑娘名叫佩琪;
雖然只有3歲,但她已經是一個有5000多粉絲的小網紅。
讓人揪心的是;
她的紅,是建立在70斤的超標體重上的。
吃播行業的扭曲程度相信大家早有所耳聞。
有的自稱大胃王;
其實就是浪費糧食靠剪輯假吃;
有的直播完就抱著馬桶摳喉嚨催吐;
有的其實是雙胞胎,姐姐吃完妹妹頂上......
而看似是靠吃得多、吃的香獲得的關注;
其實都在用透支生命作為交換。
雖然這樣的自殺式賺錢傷身;
卻還是有人不管不顧往里扎;
佩琪的媽媽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
她消耗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女兒佩琪的。
早在一年前;
佩琪媽媽就將佩琪吃飯的視頻放到網上;
那個時候,佩琪才兩歲。
起初,視頻標題是這種畫風:
《兩歲半寶寶胖娃娃,自帶天生喜感,非常可愛》
其實兩歲的小佩琪體型還不算特別夸張;
而佩琪吃飯的積極勁兒也讓其他家長羨慕;
漸漸的,視頻吸引了不少寶媽來看。
但顯然;
佩琪的食量與她的年紀反差越來越大;
佩琪媽媽似乎抓住了這一點;
開始放任佩琪胡吃海塞;
用她的體重做噱頭,獲取了更多的關注。
她開始強調女兒的年紀和體重;
一邊擔心她吃的比大人還多;
一邊猛喂她吃遠超同齡孩子食量的食物。
而那個時候,兩歲半的佩琪已經50斤了。
你以為佩琪的爸媽是不懂科學育兒嗎?
不是的。
早就有許多網友提醒過他們:
“不要叫寶寶胖子”
“寶寶太胖已經不健康了”
“可以葷素搭配,控制孩子體重”
可佩琪媽媽的回答卻避重就輕;
她說自己沒給孩子吃什么好吃的;
甚至還驕傲地將原因總結成:
“感覺還是太好養”
正常來說;
大家都知道過度超標的體重會給身體帶來多大的隱患;
況且佩琪還是個三歲多的孩子。
可佩琪的父母卻對這些表現得毫不在意;
他們更關心的,是賺錢。
有人指出他們是拿孩子當賺錢工具;
佩琪媽媽卻理直氣壯地說:
“他爸爸是個沒用的男人,也不賺錢。”
意思就是說;
只能靠佩琪的健康和身體換錢。
在他們拿“馬上突破100斤”博眼球時;
小佩琪都遭受了什么呢?
她要吃很多的烤肉、烤腸、漢堡;
要在吃不下的時候仍然被強制投喂;
要用變形的姿勢扛起難以承受的體重......
這些對于佩琪來說;
統統都是難以磨滅不可挽回的童年傷害。
她被自己的親媽調侃為胖妞;
穿衣服需要買定制的大碼女裝;
因為太重玩不了小朋友都能玩的小車。
可在她的爸媽眼中;
這些似乎都不算什么。
賬號的粉絲在持續上漲;
而有些視頻的播放量最高已經達到五十多萬了。
因為網友的舉報;
該賬號的視頻已經下架;
但有個令人揪心的片段被截了下來。
視頻中;
吃撐了的小佩琪面對鏡頭;
用稚嫩的聲音央求父母:
“別弄了別弄了別弄了”
可她的父母一邊嘴上答應著;
一邊悄悄地把盤子不斷加滿......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些是什么感受;
腿毛已經氣炸了。
別的父母都想方設法讓孩子能健康成長;
而佩琪的爸媽卻反其道而行。
名利的誘惑究竟有多大;
能讓父母舍得對無辜的孩子下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童模妞妞。
去年4月;
童模妞妞在擺拍時被后面的女士飛踹一腳;
小孩被踢得一個趔趄差點站不穩;
卻沒有哭鬧也沒反抗。
因為在背后吼她踢她的,是她的親媽嗎。
當時;
妞妞也只有三歲多。
小小的身軀被丟進混亂的童模行業;
最高的時候一天要試上百件衣服;
脫了穿穿了脫也不能有小脾氣。
小孩玩心重,很難一直專注于拍攝;
可如果動作沒有及時配合;
媽媽的巴掌就揚了過來。
拍到深夜十點多仍然不能休息;
一旦因為困了累了鬧脾氣;
妞妞媽手中的衣架就打在了身上。
你說這樣的家長是在養孩子嗎?
或許在他們眼中,孩子更像是一棵搖錢樹吧。
妞妞的媽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踢妞妞只是擔心她回在馬路上亂跑;
女兒是自己的至親,是心頭肉。
不知道一年過去了;
妞妞媽有沒有繼續讓妞妞做童模撈金;
但能預想到的是;
只要有市場,就一定有家長無休止地靠孩子賺錢。
昨天在家附近的廣場閑逛時;
看到某棟樓下擺滿了各種培訓課的易拉寶;
其中有一個叫小童星超模特訓。
下午五點多;
陸陸續續有家長牽著上課的孩子出來。
我不知道3、5歲的小朋友在學什么才藝;
但“超模培訓”四個字;
免不了讓人想起曾經大熱的“兒童維密秀”。
一群可能連維密倆字都未必寫的出的小孩;
穿著只遮得住隱私部位的衣服;
扛著小號的“維密天使翅膀”;
踩著別扭的高跟鞋走T臺。
符合孩子形象的童裝走秀還能理解;
可這樣的著裝有什么用,它展現了兒童之美嗎?
大家只看到孩子們穿著不合時宜的服裝;
挺著圓鼓鼓的小肚皮;
遵循成人審美、展露著尚未發育的身軀。
當稚嫩的孩子走向以“性感、誘惑”為噱頭的秀場,這樣的活動意味著什么?
對于家長、商家和培訓機構來說;
這是博眼球、賺錢的機會。
可看似耀眼的T臺對于孩子們來說;
就是對童真一次次的誤導和糟蹋。
因為他們面對家長的控制毫無反抗之力;
更關鍵的是;
他們判斷對錯好壞的標準;
也被追求名利的家長帶偏了。
我們常常用“小大人”夸孩子懂事;
但早熟并不意味著要變成油膩的大人。
可孩子懵懂無知;
如果一直沉浸在家長安排的名利場中;
就免不了被過度成人化;
甚至是認了歪理走上歪路。
曾經有個小童模炫耀般地告訴大家;
他的年收入在50~80萬之間。
可以說這個收入超過了絕大多數普通人;
而他也知道:
賺這份當網紅的錢比做明星都輕松。
更可悲的是;
他張口就是賺大錢、娶漂亮老婆的言論;
讓人絲毫看不到屬于這個年紀的童真;
取而代之的是成人身上的功利和油膩。
可我們能怪孩子嗎?
一味消費他們,讓他們過早介入成人世界的;
正是功利主義的大人們啊。
前段時間;
山東濟南一檔唱歌節目引發網友熱議。
這是一檔成年唱歌比賽;
但評委席中卻坐著一個8歲女孩小玉玉。
在臺上的長輩們表演完后;
小玉玉就對他們進行點評。
一個小孩有資格點評大人嗎?
從某種角度來看;
要論專業度和舞臺經驗;
早早作為童星出道的小玉玉確實可以。
可真要點評比賽;
比小玉玉成熟合適的評委老師;
也肯定一抓一大把。
活動方不找其他人而是偏偏請小玉玉;
這其中的原因不過還是倆字——噱頭。
商家要賣點,經紀人要曝光度;
用他們的話來解釋就是:
“你們誰有她知名度高?”
知名度三個字;
滿足了一眾成年人的欲望。
可為了這些將童年生活拉入成人社會;
這對孩子來說公平嗎?
我知道有人會說;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軌跡。
重點是,以大人欲望衍生出的期待;
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或多或少也會污染孩子干凈的靈魂。
當孩子成為你們嘩眾取寵的工具;
當望子成龍成為家長虛榮的追求;
當生養孩子跟成人的利益掛鉤......
我們要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
又該如何為他們培養健全的人格?
策劃/腿毛 編輯/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