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山大叔
著名詩人臧克家寫過一首詩《有的人》,其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他人,做了許多的貢獻,所以,他們即使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影響力依然存在;而有的人,活得渾渾噩噩,一事無成,還沾沾自喜,這樣的人,其實,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要趕緊醒悟過來了。特別是一個人到五十的人,如果還具有以下這四個特征的,自己身上還沒有這四樣東西的,說明你已經“死”了,只不過要等80歲才埋葬而已,要警醒了。
第一個特征:沒有工作,啃老度日。
人到五十,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知天命之年”的人了。在這樣一個年齡,本來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少,要有一門手藝,靠著它來維持生活。如果一個人,到了五十歲,還依然一無所有,既沒有工作,也沒有技藝,甚至就連基本的苦力活都不愿意干,那么,這樣的人,就成了一個慵懶散的人了。這樣的人,除了靠父母留給的資產啃老度日,還有的,估計就要靠著四處借貸,有一餐沒一餐的過苦日子了。所以,人到五十,還沒有工作,還靠著啃老度日的人,其實,已經“死”了,只不過,他們用行尸走肉的方式,在等待著80歲的時候才埋而已。
第二個特征:沒有目標,得過且過。
人到五十,一個人,如果活著沒有目標,那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人活著,需要用奮斗目標,來作為自己人生意義。有位哲學家說過:人生,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要為自己創造人生的意義。而一個人活著,就要懂得為自己活在這個世間,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意義來,而給自己設立一個奮斗目標,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到了五十歲,還依然一事無成,得過且過,過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那么,這樣的人,其實,也已經“死”了,只不過,要等80歲才埋而已。
第三個特征:沒有圈子,封閉沉默。
人到五十,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年齡,也是一個積淀了很多精神財富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我們變得成熟穩重,同時,我們身邊的朋友,也變得少而精。但是,不管如何,在這個年齡段,該有的圈子,我們還是要有的,比如同事圈,比如朋友圈,比如家庭圈,比如藝術圈,等等。如果人到五十,我們一個圈子都沒有,甚至身邊連一個聊得上來的朋友都沒有,那么,我們的日子將過得非常寡淡而無味,我們的精神世界將無比空虛。那么,這樣的人,會覺得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經“死”了,只不過,要等80歲才埋下而已。
第四個特征:沒有愛情,孤家寡人。
人到五十,我們的家庭生活,已經非常穩定了。在這個年齡,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夫唱婦隨,想辦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豐衣足食,是這個年齡最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到了五十歲的這個年齡,還依然孤家寡人,沒有愛人,甚至,就連愛情都沒有,那么,這樣的人,就會過得非常空虛,非常茫然,甚至過得荒無人煙。這樣的人,在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愛情已經“死”了,只不過,要等80歲才和自己的身體一起埋葬而已。
是啊,朋友們,一個人,如果到了五十歲,還有上面的這四個特征,自己還沒有工作,沒有目標,沒有圈子,沒有愛情等這四樣東西,那么,這將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一個人活著,既要對社會負責,對家人負責,更要對自己的負責。所以,人到五十,如果還沒有這四樣東西的,一定要警醒了,即使只有的其中一個特征,我們也要及時改正過來。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淪為“行尸走肉”,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更加有意義,我們的生命,才更有價值感。朋友們,你們說,是這樣的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