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血常規指標
1、白細胞計數
1.1 中性細胞
1.2 淋巴細胞
1.3 嗜堿性粒細胞下降
1.4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1.5 單核細胞
2、紅細胞計數
2.1 紅細胞增高
2.2 紅細胞減少
3、血小板計數
3.1血小板增多
3.2血小板減少
二、案例分析
三、營養干預(點擊圖片可跳轉產品詳情)
1、腸道營養:益生菌、纖維素;
2、基礎營養:基本營養素、蛋白粉、鈣鎂片、魚油、B族、磷脂亞麻酸;
3、抗氧化:維生素C、葡萄籽維生素C、礦物質硒;
4、保肝護肝:護肝片、心臟寶(輔酶Q10);
5、免疫力:益力寶、牛初乳
第
1
章
- 血常規檢查 -
這張化驗單可以從三大項來分析,就是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還有紅細胞和血血紅蛋白這三大項。
看化驗單,主要看帶星標的標志。
反應免疫狀態,最直觀炎癥感染指標
1、白細胞計數
除了皮膚粘膜,白細胞是戰斗在身體最前線的。
第2項到第6項是白細胞包括的種類,五種總共占比是100%,加起來是白細胞的總數。
中性細胞:對抗細菌感染;
淋巴細胞:對抗病毒感染;
嗜堿性粒細胞下降/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平常日常生活遇到很多是對過敏,比如說花粉癥、蕁麻疹、皮膚過敏、寄生蟲感染;
單核細胞:出現在瘧疾、傷寒、肺結核等。
*也就是說我們有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是高的;有病毒感染的時候,淋巴細胞的是高的;過敏和嗜酸嗜堿是有關系的。
白細過低的時候,也就是免疫力的下降,特別是常見于:現在很多更年期的時候,沒有任何癥狀;也可能是由于壓力情緒;包括運動的損傷,也會引起免疫力的下降;中毒、化療是最常見的白細胞下降的原因;還有血液系統的問題,都可以引起白細胞的下降。
*特別高或特別低的時候注意血液系統問題。
運送營養物質(反應供氧狀態)
2、紅細胞計數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主要是診斷貧血的標準,它們主要功能是運送氧氣和營養成分到全身各個組織。
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就是血紅蛋白,也就是蛋白質。
紅細胞增高:主要見于缺氧、肺心病、血液濃縮的時候(燒傷 嘔吐 腹瀉)、腫瘤、腎臟疾病;
紅細胞減少:
①生成的減少:血液系統的問題,如白血病;
②破壞的增多:組織嚴重損傷或者大出血(女性比較多見的月經出血量大) ;
③合成的障礙:主要是因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原材料缺乏引起的貧血(缺鐵、缺葉酸、缺B12);營養不良,比如胃腸道的吸收。
*補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蛋白質”以及“VC”的補充:
①血紅蛋白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所以蛋白質一定要夠;
②補鐵的時候一定要補充VC,因為我們補充的鐵一般都是三價鐵,但我們人體吸收的是二價鐵,在這個過程中VC起到還原的作用,所以它可以協助鐵的吸收。
反映凝血狀態
3、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主要是凝血功能。
血小板增多:高凝狀態(容易出現血栓) 血栓大家很容易聯想到;重癥狀態(脾切除、大出血、脊髓炎癥、貧血、癌癥等);
血小板減少:血液系統(凝血功能障礙,止血困難);免疫系統(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放射問題(放射病、癌癥化療等);濫用抗生素 。
案例分析
白細胞的總數是11000多,正常值的高線10000。另外淋巴細胞還有單核稍微高一點。
上文說了,淋巴細胞高是病毒感染,所以營養干預要從免疫力開始。
營養干預
點擊圖片可跳轉產品詳情。
1
腸道營養
要提高免疫力,就必須保證腸道的菌群正常。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都在腸道。
它擔負著人體主要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排泄功能之外,還有情緒、抑郁、焦慮,以及癌癥也和腸道息息相關。
美國一個腸道的教授在一篇論文中這么比喻:我們的身體如果是一個豪華轎車的話,腸道菌就是負責開車的司機,決定這輛車開向哪里。也就意味著腸道菌群是決定了我們的人體是否健康。
腸道
營養
2
基礎營養
如果把腸道營養比說是一輛車的司機,基礎營養就是這輛車的燃油。油的質和量都是保證這臺車發揮最好功效的基礎。
基礎
營養
3
抗氧化
增強抗氧化能力,和病毒直接作戰。
抗氧化
3
保肝護肝
腸道和肝臟健康息息相關,彼此影響。
人體三大物質的代謝都要靠肝臟,肝臟還具有免疫功能,它和腸道健康息息相關,所以說它也可以作為腸道營養作為一起來調理。
在營養干預的時候,這兩方面可以結合在一起。
保肝
護肝
5
免疫力
免疫力
U創業粉絲專頁
We will be at your 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