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1957年生于山東省乳山市,現定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院外畫家,榮寶齋畫院教授,李可染畫院研究員,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花鳥畫藝委會副主任,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畫院院委,山東省國畫院顧問。
作品《明朝如冠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雨后》《春雨》被中國畫研究院(現為中國國家畫院)收藏;《紫氣東來》(丈二匹)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作品《碩冠大吉圖》被北京炎黃藝術館收藏;作品《燕子聲聲里》被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收藏;作品《柳樹鴿子》《荷花蜻蜓圖》被山東省美術館等收藏。
作品《綠天》《早春寫意》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中國畫展覽中分獲金獎和銅獎。
作品分別在中國美術館、北京炎黃藝術館、山東省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山東藝術學院美術館、威海市博物館、威海市美術館及法國巴黎、臺灣省高雄市、臺北市舉辦個人畫展。
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秦海寫意花鳥畫集》《秦海花鳥畫集》《秦?;B畫新作選》《秦海畫雞集》數部。
作品多次應邀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學會等主辦的全國中國畫學術展。作品和個人專題分別在《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文化畫報》《中國畫研究》《報日人民》《報日人民·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文藝報》等國家級專業雜志報刊上發表與報道。
春暖花開
200X100CM
2023
庭院私語
200X100CM
2023
邁向從心所欲之境
——讀秦海近作
文/李一
秦海早年隨齊白石的弟子胡翹然先生學習花鳥畫,又先后拜張朋、劉勃舒、劉寶純等先生為師,經過數十年的刻苦努力和勤奮探索,在花鳥畫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曾先后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中國畫展覽中榮獲金獎,是業界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實力派畫家。因成就突出,造詣高深,三十年前即被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現為中國國家畫院)聘為院外畫家,又被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為研究員,中國畫學會成立伊始當選為創會理事。
我與秦海先生相識有年。2007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秦海寫意花鳥畫展”,展覽很成功,反響熱烈。展覽期間,我受中國美術家協會委托,有幸主持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對秦海先生的花鳥畫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們認為藝術家秦海作畫用心,造境用情,寫客觀自然之美,更寫自己心中的真實感情。作品真力彌漫,情趣十足,寫出了花鳥的精神,是真正的大寫意繪畫。
梨園生意
240X80CM
2023
家山秋碩
200X100CM
2022
麗日
180cm×100cm
2023 年
田園的呼喚
200cm×100cm
2022 年
此后在許多全國性大展中,??吹角睾5淖髌贰H昵埃趪耶嬙褐鬓k的全國花鳥畫大展中,看到他畫的巨幅家鄉老藤,筆墨之老辣,構圖之別致,氣韻之生動,令人蕩氣回腸。由于他畫得傳神感人,展廳的觀眾多在其作品前駐足欣賞,欣賞其氣象,品味其韻味。
疫情期間,與秦海先生見面甚少,但聯系不斷。知他在花鳥題材上有很大的變化,開始由博到約,集中于對雞的觀察和表現。由博返約,是藝術探索的重要途徑和藝術語言風格強化的重要階段。而秦海之所以專注于對雞這個題材探索,或許是他屬相生肖是雞的緣故,但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吸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雞是身世不凡的靈禽,是太陽的使者,是五德之禽?!俄n詩外傳》說雞頭上有冠,是文德;足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前敢拼博,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是信德。為了畫五德之靈禽,秦海特地回到家鄉山東乳山,每日在朋友的莊園里,觀察家雞、珍珠雞、火雞、雉雞等“絕佳粉本”,捕捉雞的神情姿態,用或濃或淡、或蒼或潤的筆墨表現雞的各種動作和表情,經常沉浸于藝術創造之中。誠如他在微信中對我所言:“疫情時期,怠不能忘,禁足居宅,別無他求,唯進山為奢,循環往復,常昧旦即至,抵暮而返,樂此不疲。雞之性情,熟記黙識,頗能詳之?!?/span>
細雨時有香
200cm×100cm
2022 年
紫綬大吉
200cm×100cm
2023 年
豐年圖
240cm×120cm
2023 年
田園風趣
200cm×100cm
2022 年
近日,在京有幸觀秦海先生畫雞近作。數量之多,作品之精,個性之強,構思之新,令我震驚。在壬寅歲首癸卯歲春的短時間內,畫思泉涌,一發不可收,他畫出了大大小小近百幅精品之作。在秦海的筆下,雞的千姿百態躍然紙上,或群舞,或獨立,或司晨,或下蛋,或護雛,或戰斗,或沙浴,或踏青,或出籬奔巒,或梳理憩息,或陶然自樂,或皎然高映,或庭院私語。公雞之雄強,母雞之慈愛,珍珠雞之華麗,火雞之溫順,隨手畫來,活靈活現。蒼藤野花、家山秋碩的美景與群雞的紅冠龍行交織互映,淋漓盡致的筆墨和干練精到的造型融為一體,詩意的追求和巧妙的構思合而為一,充分展現出了靈禽的精氣神。尤其是他筆下的司晨雞,大有返虛入渾、積健為雄之美,畫出了“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色照人間”的時代氣象。細觀其筆墨,他竟以淋漓快健、老辣縱橫的線條,取代傳統花鳥畫以石頭苔點為布陣取勢的常態模式,從中轉化出自己的藝術面貌。感覺秦海的近作越來越從心所欲,越來越率性放松,越來越簡約空靈,越來越蒼雄老到。觀賞之余,也越來越佩服他的不斷進取、攀登高峰的精神。
和風
180cm×100cm
2023 年
鼓翅以往
200cm×100cm
2023 年
碧草春波
120cm×240cm
2023 年
秦海先生近作題畫文字中自稱“年六十七”?!傲摺边@個年齡,在古代已是老翁了,但在新時代的今天還不算老翁,尤其是對攀登高峰的藝術家來說,正是擺脫俗務,潛心藝術創作的黃金時代。我與秦海同齡,都在“奔七”,“奔七”使我想起孔子“從心所欲”的年齡狀態。讀秦海先生的畫,感覺他正進入“從心所欲”之境,正按照自己的意思,畫自己心中的畫。這是很可貴的,更為可貴的是,他有著清醒的“獨詣自創”意思,強調“繪事最忌千篇一同,同能不如獨詣自創”,很珍惜自己作品的個性面貌?!蔼氃勛詣摗笔莿撛鞎r代精品,攀登藝術高峰的前提。而在多年的交往中,秦海給我的印象是藝術狀態一直都很好,一直保持著真性情,始終從大自然中吸收養分,甘于寂寞,靜心讀書,暇時臨帖來充實自己,始終保持創作上的生命活力。一直到今天,大家看到的這批疫情之下的力作就是明證。現疫情已過,萬物復蘇,相信“奔七”的秦海先生定能創作出更多的“從心所欲”之作。
2023年4月16日于北京開元室
(李一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微雨好風
180cm×97cm
2022 年
龍蛇舞紫云
240cm×120cm
2023 年
自在圖
68cm×68cm
2021 年
沙浴
68cm×68cm
2021 年
觀雞生意
120cm×240cm
202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