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覺得自主招生只有頂尖學生能參加,實際上,只要你的成績能達到當地的一本線,都可以去參加自主招生。
五年前很多高中校長、老師、家長、學生覺得是在“扯淡”。尤其是2015年加分政策被大規模取消、自主招生復試時間移到高考之后,“自主招生早晚會被取消”的言論大肆盛行。
但現實被推翻了這種言論,以北大清華為首的頂尖大學招生錄取方式直接告訴廣大的考生和家長,自主招生已成為高校錄取的重要途徑...
招生方式變了,教育方式跟上了嗎?
很多中學的校長、家長、考生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學校以前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清華北大的學生,為什么最近幾年都考不上了?
因為2014年甚至更早之前,清華北大有70%—80%的名額都放在裸分里面進行招生,但現在裸分占比只有15%—20%。
清華北大的招生方式變了,而大多數高中的教育方式卻沒變,仍然是全員刷題、全員背書,學生根本沒有機會去發展學科特長、創新潛質,沒跟上時代步伐的老師們還在用20年前的方法企圖培養出清北生....所以,結果可想而知。2016年蘇州整個市,裸分達清華錄取線的僅2人,達北大錄取線的0人。清華裸分錄取線為419,北大裸分錄取線為422,而當年的理科狀元為420分。
你若不信,可以看2017年清北在浙江省的錄取數據:
清北作為我國教育界的標桿,浙江作為教育改革的先驅省份。這些數據可以看做是未來的趨勢。
怎樣順應招生錄取的新規則?
在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遇到家長強制孩子報考不喜歡的專業,分數不夠被迫調劑到不擅長的專業,跟風盲報熱門專業等等情況,造成孩子在大學的學習和成長遇到各種瓶頸和難以逾越的困難。
所以,每一個高中生在順應招生錄取的新規則、新變化時,提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只看裸分,高考有“捷徑”?
“捷徑”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自主招生、綜合評價、專項計劃。在不同程度上,破除了用同一把尺子量學生的不科學錄取方式。
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
對比這兩種招生方式,各位家長和考生可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當然,這兩種招生方式可以同時報名,同時錄取,并不沖突。
兩相比較,對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還是自主招生的適用范圍更大!
高校專項計劃
專項計劃是針對特定區域、特定人群的招生方式。“國家專項計劃”與“地方專項計劃”不需要考生單獨報名和遞交其他材料,省級招辦會統一安排,與考生關系不大。
“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學生。考生需要按照各招生高校簡章要求,在“陽光高考”平臺里單獨報名,并按照高校要求提交相應材料。
經專家審核通過后,于高考后規定時間參加筆試和面試(有的學校不需要筆試和面試)。合格后享受該校一定的錄取分數照顧。
高校專項計劃一般要求單報志愿、單獨錄取,教育部要求在本科一批開始前完成錄取。這種招生方式是,特定地區品學兼優的高中生,尤其是沒有什么競賽獎項和特長但成績優異,進入頂尖大學的一個好機會。相關地區的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視!
自主招生,早做準備不吃虧!
總的來說,適合大多數高中生的還是自主招生。那自主招生怎么準備,怎么報考?
小編說,自主招生一定要從高一甚至初三開始規劃、開始研究政策!
舉個例子:有兩個文科生,學習成績差不多,都很愛好寫作,作文寫的都特別好,老師經常把他們的作文拿出來當范文讀。
其中有一個孩子就比較有心,家長也進行了一些政策學習,對自主招生有一定了解。只要老師把孩子的作文當范文讀,家長就把文章投稿到雜志、報紙上,三年下來,這個孩子積累了七篇文章。
另一個孩子作文寫的也很好,卻沒有這樣的意識,家長也不了解自主招生。
在參加自主招生時就看出來差異了:你說自己作文寫的很好,需要有證明材料。你高中三年發表了七篇文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你在寫作、語文方面具有學科特長。
所以有沒有意識非常重要,很多孩子的遺憾在于,自己學科特長很突出,創新潛質很突出,但是沒有注意積累一些相關的證明,沒有參加一些活動和競賽。可以說,是被父母給耽誤了!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家長一味要求孩子刻苦學習、拼命學習,只會問孩子考試得了多少分。但自己卻對高考政策、招生政策一無所知!
甚至有些家長給自己找了很好的借口:“我文化水平就這樣,怎么會知道那么復雜的政策?不知道哪里看,也看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