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為什么越來越多?單純的隨訪觀察真的可以嗎?
看看這個數據:據相關報道,甲狀腺結節若不治療,3年后大約50%的結節增大至少30%!
“那我該如何治療呢?需要手術嗎?”
西醫治療甲狀腺結節主要是手術治療和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等。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到這點:手術治療風險高,存在多種意外和并發癥,如:損傷喉返神經或喉上神經,導致嗆咳及嘶啞,此外,術后發生甲減的患者,需要終身服用優甲樂替代治療。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盲目手術,結節非常容易復發,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標不治本!
之前的一個患者,剛切除甲狀腺結節不到一年,再次復查另外一邊就又查出了結節,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手術的困擾,不愿二刀,于是尋求中醫調理。
患者,女,35歲,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3厘米,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手術,手術病理結果為良性。
術后甲功異常,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且一年左右再次復查,又發現一結節,報告顯示已將近2厘米,用手可觸摸到,并隨吞咽上下移動。
最近幾天咽部也開始有異物感,經常感覺胸悶,乏力;日常生活煩躁易怒,脾氣不好;觀其舌體,舌質暗紅,魷有瘀點,脈弦。
于是配此方進行調理:
組方:柴胡、白芍、當歸、川芎、郁金、莪術、白術、茯苓、陳皮、夏枯草、牡蠣、荔枝核、浙貝母、山慈菇、甘草,水煎服,早晚溫服。
一診服用15劑,心煩意亂癥狀明顯改善,胸悶乏力也有所好轉,于是在此方的基礎上加減繼續服用,期間根據患者情況調方4次,直至諸癥消失,結節消散!隨訪至今,未復發!
方中柴胡為臣藥,辛行苦泄,條達肝氣,疏肝解郁。
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當歸補血活血,與柴胡同用,補肝體而助肝陰,使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兩者共為臣藥。
川芎行氣活血,為血中之氣藥,郁金活血行氣解郁,為氣中之血藥,莪術既入氣分,又入血分,行氣破血,消瘤化積,三藥合用暢達氣機,疏肝行氣,配合君藥及臣藥增強疏肝行氣活血之功。
同時配伍白術善于補氣以復脾運,除濕邪,被稱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茯苓滲泄水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三藥配伍合用使濕無所聚,痰無由生,以絕痰之來源。
并配伍夏枯草以散結消腫;牡蠣軟堅散結,荔枝核疏肝理氣、行氣散結,浙貝母化痰散結,山慈菇解毒散結消腫,諸藥合用主要針對頸前結節,以達到消癭散結的目的。
全方諸藥相合,立法周全,組方嚴謹,使肝郁得疏,氣滯得行,脾運得復,痰濁得去,瘀血得消,共奏疏肝理氣、化痰活血、軟堅散結之功。
中醫藥治療任何疾病都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之上,針對結節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不僅可以消除和縮小結節,而且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達到了扶正固本、標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