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在鬧市區(qū),遇到變道加塞的老司機,一味減速避讓,向另一方打方向盤,這很容易讓自己的車子違規(guī)壓線,甚至造成交通事故”;“與前車一定要保持安全車距,這個距離跟車速有關(guān),車速越快與前車拉開的距離就該越大”;“超車就是要動作快,因此車速千萬不能慢下來”……7月2日下午1點半,“女魔頭”訓練營第二期準時開課。教練根據(jù)不同狀況,給“女魔頭”們講解應對方案。
開課學習應對復雜路況
“眼睛死盯前方,雙手緊握方向盤,身體僵直,遠離前車,猛踩腳剎……記者美眉啊,你們報紙上寫的這些問題,我都有。”上周,打進電話報名參加訓練營的“女魔頭”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擔任本期訓練營指導老師的杭州萬豐駕校呂教練和楊教練說:這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太緊張,要多練。
從上車調(diào)整座椅、后視鏡,到如何跟車、超車,再到車輛的基本維護知識,“女魔頭”們在各自指導老師的帶隊下,兵分兩路——手動擋和自動擋,開始了烈日下的路上集訓。
訓練的地點選在半山路的繁華路段,來往行人車輛較多,路況復雜程度級別:中等。每人一圈開下來,都需要應對十字路口、左右轉(zhuǎn)向、跟車、超車、會車、并線、上坡道、過限寬門等狀況。
坐車也能積累開車經(jīng)驗
“你的坐姿就不正確”;“為什么一直開得這么邊?都快壓分道線了”;“你怎么從來不看內(nèi)后視鏡”……不練不知道,一練嚇一跳,原來以為自己只是欠缺應對復雜路況的經(jīng)驗技巧,沒想到連開車的一些基本動作都是錯誤的,有些甚至還屬高危級別。
“正常,正常,我碰到的一些女性新手基本都有類似問題。”耐心的楊教練一邊糾正小錢反手打方向盤的動作,一邊笑著說。
而性子稍急一點的呂教練,直言最不喜歡的新手類型是:總?cè)轮狈﹂_車經(jīng)驗,卻不善于抓住機會積累。“坐車的過程即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比如各種不同類型的行人面對車輛時的反應,對車身寬度的感覺,怎樣踩剎車能讓車內(nèi)人感覺比較舒服等等,都可以在坐車的過程中學習和積累。”
這樣應對“女魔頭”常見問題
結(jié)合本期學員們訓練時存在的問題以及教練的經(jīng)驗談,訓練營總結(jié)出六條“女魔頭”路上行車時的常見問題。
心中有譜,手腳才能不慌。“女魔頭”們,趕緊對照著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狀況吧。
1.目不斜視
新手的第一大通病,就是眼睛死死盯著前方,很少顧及左右兩邊,更別說后方的車輛了——本次訓練營10名學員無一人在駕駛過程中注意到要使用內(nèi)后視鏡。
正確操作:人雖坐在車內(nèi),卻要做到眼觀八方。在路上行駛,只要想并線或偏離原先的行車道,開車人的第一反應就該是看后視鏡,包括內(nèi)后視鏡。尤其是現(xiàn)在的城市道路行駛中,很多人有不文明的開車行為——總是亮著遠光燈,此時有防眩功能的內(nèi)后視鏡就會派上大用場。
此外,由于后視鏡也存在盲區(qū),所以必要時需回頭通過后窗玻璃查看后側(cè)方才能變道或轉(zhuǎn)向。
2.不顧行人
由于行人走路的隨意性很大,很多新手開車遇到行人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正確操作:試著以貌取人。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的行人會有不同的動態(tài),一般而言,可以據(jù)此采取不同的應對舉措。比如,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他們在路上行走路線多變且走停不確定,開車人應提早減速。
3.靠邊行駛
在自己的行車道上過于靠右邊行駛,左側(cè)留白過多。
正確操作:糾正這一習慣,有一個簡單的小竅門。用車子的左輪點去對行車道的左分道線,分道線不到一點時,就是最佳行車位置。
4.猛踩腳剎
如果看到哪輛車剎車時“點頭”幅度很大,那么開車的十有八九是新手。想停車時控制不好車速、猛踩腳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正確操作:到達停車目的地前,可以先采用“點制動”的方法緩慢均勻降低車速,而不要一腳踩死;動作要緩慢、力度應適中。
當然,遇到緊急情況時,就別再考慮車身是否“點頭”,以最快時間、最短距離減速安全繞開障礙物或停車才是關(guān)鍵。
5.頻繁熄火
這是開手動擋的新手常常遇到的問題,問題往往出在對自己車子的聯(lián)動點不熟悉。
正確操作:找一個比較陡的坡道,練習尋找聯(lián)動點,熟悉和適應在緩慢松抬離合器過程中車身的抖動和移動趨勢。
6.離合不離腳
同樣是手動擋新手的常見問題。左腳一直擱在離合器上,一遇問題先踩離合。這種錯誤動作,會加速離合器的磨損程度,多半是在駕校學車時養(yǎng)成的習慣。
正確做法:開車時,左腳應放在離合器踏板的左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