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到處都是寶貝。每一株的野花,野草,野果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對于小時候的我們來說,依山傍水是最幸福的,在物質(zhì)匱乏的那個年代,山上的野果,田間的野菜就是當是免費加餐的好食物。
說起蒲公英,薺菜這些常見的大家都認識,而且都是藥食兩用的植物,由于野生植物太多,所以自然界里長得相似的植物有很多,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跟蒲公英特別相似人植物“黃鵪菜”。同樣的可以實用也可以入藥的。
兩者那么相似要如何區(qū)分蒲公英和黃鵪菜呢?首先,看葉片:黃鵪菜的葉片要比蒲公英的葉片稍圓潤一些,葉片間的鋸齒較淺。再就是花的區(qū)別:蒲公英的花序為頭狀花序,總苞呈鐘狀。黃鵪菜有頭狀和傘狀兩種花序,總苞呈圓柱狀,且花苞小而多。
上圖中,左為蒲公英,右為黃鵪菜
上圖中,左為蒲公英,右為黃鵪菜
黃鵪菜在農(nóng)村路邊,山坡、較潮濕的林間草地以及河邊、田間與荒地上都可以找到它,是常見的一種野草,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四川、云南等地。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度為10-60cm之間,也許是因為太常見,農(nóng)村很多人認為它不過是一株再渺小不過的野草。要是這么認為那就錯了,其實黃鵪菜還有這相當高的藥用價值認識的農(nóng)村人都很喜歡它。
黃鵪菜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常用的中草藥材,而且還被列為上品,據(jù)《中華本草》所記載,黃鵪菜全草可作草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菌消炎等功效,可用于感冒、瘡癤、乳腺炎、扁桃體炎、尿路感染、白帶、結(jié)膜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癥。
黃鵪菜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野菜,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如今也被列為一級無公害野生蔬菜。想要黃鵪菜好吃的話得注意一點,將新鮮的黃鵪菜采摘回來以后,首先要用水焯一下,這樣才能將其中的苦澀感去除。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加入調(diào)料,涼拌清炒均可食用,當然還有些農(nóng)村人也會用來燒湯煮粥,雖然吃起來有點苦澀,卻能夠定心養(yǎng)神,很多人都喜歡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