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系統是最常用的一個趨勢類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于該它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的價值也正在于此。
對于做波段而言,我選擇的是20日均線,原因很簡單,做為月均線操作周期符合中線波段的要求,相對中線它的滯后性可以接受,在往上是30日、60日均線它們滯后性就有點接受不了,這是經過了幾年實戰之后得出的結論。從歷史上看,行情走勢在20均線上方之后就進入到可操作階段,所以對于20均線也有生命線一說,線上交易線下空倉。換言之,行情要走強突破上20日均線走波段是必然條件。用好這條均線實戰,可以輕松幫你解決買賣以及持股問題。大波段持股,讓中線股賣在相對波段高位。
判斷這個的意義在于,避免無效波段,市場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垃圾時間,交易機會不多。減少多余的操作,提高成功率。通常大部人認為K線站上20均線就視為突破。但經過大量的復盤,突破20均線只是其中一個條件,很多股票確實突破了只是后面又跌回去了。如圖中所看到的,圈內K線已經突破了20日均線,但后面股價卻創了新低?你可能要問了,這個方法不怎么樣。確實,光靠這一個條件當然不行。
上面說了,K線突破20均線是其中一個條件,為了避免騙線的情況,經過實戰+復盤最后得出的結果是要加上其它確認條件才能完全確認波段的有效性。條件如下:
1, 股價放量突破20均線,突破放量說明有資金操作,意愿是上攻為主;
2, 突破后連續3天不跌破20均線,為了避免騙線,反彈誘多;
3, 第三天最好收陽線,或者在不跌破均線的任意一天,放量確認的最佳。
如果突破之后滿足以上幾點要求,就認為這個突破是有效的,后面就可以重點關注買點了。如圖,完全符合以上條件,這樣就可以判斷這票這波是有效波段,具有操作價值。
上面對波段判斷完成之后就是買點問題,操作只在有效波段內,無效波段沒有操作價值。常用的方式就是回踩支撐止跌買入,當波段確認之后如果你沒有第一時間買入就要等回調之后再放量的機會。很多人在確認之后就擔心股票飛漲,沒有機會買入,這種思想不要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要是這種方式確認的波段上漲走勢通常都比較慢,后面都會有低吸的機會。如圖,這票就給了很舒服的買點。
對于波段確認有效后,發現買入的倉位不夠怎么辦?這個很簡單,只要波段處在強勢上漲過程中,每一次回踩均線都是好的加倉點。不過最好還是能在低位就買滿心中理想的倉位,也不宜加的過多。
3步賣出法
1,波段累計到30%以上,當你成功參與到有效波段之后如果波段累計漲幅超過了30%就可以考慮賣出一定倉位。這是針對震蕩市或者弱勢行情下的條件,如果行情處在牛市就另說。
2, 第一次放量跌破20均線之后可以賣出一部分,當波段走到一定高度積累出利潤之后在相對高位的第一次跌破。
3,跌破后2天收不回全部清倉,也是是為了避免騙線,有些資金利用中小散戶技術止損的要點特意跌破用來洗盤,甩掉散戶后次日就開始拉升上漲,所以這里定義2天,如果收不回會有走弱預期。如果這個資金連洗盤都控制不好那也不要跟了。
以上講的所有都是理想狀態,買入之后上漲。買入之后不漲反而下跌的情況怎么處理?這就牽扯到如何設置止損幅度了,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一般我個人對于中線股買入后不漲開始下跌的容忍度在-10%,也就意味著一旦買完不漲開始下跌,跌了-10%就無腦賣出,不管后市行情,最多等它符合后再買回先控制住風險。
總結:炒股大道至簡,有時候最簡單的方法起到的效果可能最好。只是,不確定是股市的特性。所以任何東西都沒有百分百,包括個做波段的方法。優點就是中線操作波段相對輕松,如果能走出行情可以賣在相對高位并非最高。這個均線的方法適合平時上班,看盤時間少的人。一個有效波段形成就要4天,這個還跟不上節奏那也沒轍了。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