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溫州人大會將于今年中秋節期間(9月15日-16日)舉行。
為了充分展示溫州各地的發展建設成就,讓海內外的溫州人更加了解溫州、關心溫州、建設溫州,從今天起,溫州發布特別推出《喜迎世溫會,看大美溫州》系列宣傳。請看第六篇《瑞安:人文之美~》。
素有素有“理學名邦”、“東南小鄒魯”之美稱,是中國重商文化和南戲的發祥地。擁有浙江四大古私家藏書樓之一的玉海樓等6個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
瑞安性格
翩翩君子,溫文爾雅,較之敢闖敢拼的溫商精神,它的“人杰地靈”更為世人所稱道。
“東南鄒魯”瑞安傳奇已千年
“俯仰兩青空,舟行明鏡中。蓬萊定不遠,正要一帆風。” 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經過飛云江時留下的《泛瑞安江風濤貼然》。詞句間,瑞安水系交錯、阡陌縱橫、人文薈萃之美躍然紙上。
瑞安置縣1700余年歷史,因其濃郁的人文氣息,有著“東南小鄒魯”的美譽。瑞安的人文傳承之路,一直堅實而堅定地向前邁著。書香育人、非遺傳承、古村開發、古跡新顏.……這座千年古縣展現的已是嶄新的人文之美。
人才蔚起
書香育人
瑞安玉海藏書樓
浙江四大著名藏書閣之一玉海樓,距今已130年歷史。如今,玉海樓騰出了2個房間,成為“城市書房”,依然吸引著諸多來客。
瑞安有著中國最早公共圖書館心蘭書社,更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活字印刷術的留存之地。瑞安因而與書結緣,自古人才輩出。
走在瑞安街頭,隨處可見暖心的閱讀場所。這些“城市書房”不僅進駐到了國保單位玉海樓、省保單位心蘭書社,還開進了各大公共場所及社區。
瑞安市擁有公共圖書158萬冊,人均1冊以上。瑞安市圖書館藏書49.4萬冊,每周開放78小時,年接待讀者135萬人次,年借閱量達118萬冊次,讀者接待量和文獻借閱量連續多年居溫州地區縣級館首位。
隨著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的推進,瑞安的“書香味兒”也越來越濃。
非遺傳承
千年不斷
瑞安東源,至今仍有百余人傳承木活字印刷手藝,為各地農村姓氏宗族編修、印刷宗譜。
木刻活字工具
瑞安東源村,是我國已知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木活字印刷技藝的地方。木活字印刷術在該村歷經24代傳承,仍在使用。
為了使活字印刷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活字創意發明人、畢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壽淼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在瑞安本地和上海、黑龍家、江西、安徽等省份,開出了10多家畢昇活字印刷體驗館。讓眾人在對活字印刷術的體驗中,提高興趣。
朱壽淼的努力得到了相應的回報,今年義烏文博會上,他的木活字展臺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他們現場下了不少訂單。
藤牌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瑞安非遺的傳承案例無處不在。從開元職業高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到瑞安市南戲傳承中心;從藍夾纈博物館到西山曲藝場……14個溫州市級非遺傳承基地,每年都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年輕傳承者。他們用多種方式,將“非遺”轉變為產業優勢。
瑞安正借助市場的力量實現“非遺”項目的自我傳承和發展。
古村保護
精品頻現
黃林古村
瑞安湖嶺鎮黃林村至今保留著近乎于700多年前的模樣;《溫州一家人》拍攝地均路村,也有著原汁原味的古樹、小溪、硐橋等原汁原味的古村風貌。
近年來,瑞安依托良好的山水資源、產業基礎和人文稟賦,以“村美、路美、田美、山美、水美、人美”等“六個美”為標準,在建設美麗鄉村中表現出了鮮明的“人文特色”。
以“有山水資源依托、有優勢產業支撐、有傳統文化特色”為標準精心打造的精品村、重點村和精品線層層遞進,不僅讓鄉村面貌得到了改觀,更帶來了農民生活的改善。
2015年,瑞安市實現生產總值720億元,其中實現農業總產值34.17億元,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3740元,同比增長9.5%,增幅連續7年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
古跡新顏
城市客廳
瑞安湖濱公園演出溫州鼓詞
承載著瑞安文化輝煌的公園路,在短短的450米里,濃縮著一做城市的古與今。這一街區涵蓋玉海樓、利濟醫學堂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擁有心蘭書社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非遺中心、文化創意工坊、湖濱公園、葉茂錢收藏館等文化建筑。
為此,針對瑞安市老城區公園路歷史文化創意街繡山改造提升工程,也已完成總體規劃,開始分點實施。
這項工程整體完工后,這條古街將集文化展示、觀光游覽、情景體驗、休閑消費為一體,讓到訪者仿若置身于瑞安城的人文歷史之中。
文化懷古只是瑞安歷史文化名城四條歷史街區提升的一個內容,整體規劃將嘗試建立通道,讓北線文化懷古、中線市井情懷與南線月光經濟相互串聯,在歷史傳承中融入時尚娛樂的現代元素。
據悉,瑞安在推進文化強市建設中,每年投入建設資金達3000萬元。下一步,瑞安還將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優秀管理運營公司,吸引適應文化街區行業進駐,讓瑞安這座千年古縣煥發新的活力。
編輯:彬彬
來源:浙江新聞、瑞安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