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領導之后,你必須學會解讀他人,這是真正可以讓你脫穎而出的能力。你需要培養敏銳的觸角來評估團隊成員的工作流程、問題分析能力、意愿、合作度、過去的表現等等。
那么,如何判斷某個人能做多少工作?有一套標準判斷方法嗎?為什么有些人就是很擅長解讀他人?這種能力是怎么來的?
作者:服部周作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整理摘編:時英平】
01 、這四項前提必須銘記
你是不是這樣想過:“早知道這個人會給我惹這么多麻煩,我就自己做了!”我敢說你一定曾經為了不必要的重復工作恨不得用頭撞墻,或許還砸過電腦,也許一次、兩次或更多次。被某個能力不足的團隊成員氣到是你最大的噩夢。
可是,這到底是誰的能力問題?是你的還是你團隊成員的?
有句話說:“如果聽的人沒聽懂,原因通常是說的人沒有說清楚,而不是聽的人理解能力不夠。”同樣地,項目領導者也必須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處境。
以下是四個必須銘記在心的核心問題:
你分配這個任務給這個組員是正確的嗎?
你是否仔細地把最終要實現的結果說清楚了?
你預估的最后完成期限合理嗎?或者說,你是不是太樂觀了?
你有把所有可能的障礙都考慮進去嗎?
02、從五個角度著手
有效評價團隊成員
大多數時候,領導者最大的價值就是把問題和必須采取的行動分配得很細,細到可以用容易理解的話說清楚。
你作為領導者,應該是你來調整任務的分配,并合理匹配團隊成員的需求,這個工作不應該交給團隊成員來做。你必須學會自如地運用這項能力。
基于我的經驗,當你想要有效地評價團隊成員時,可以從五個角度著手:
1.流程
這個人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的能力如何?他能快速篩選工作,分辨工作事項的優先級嗎?這個人會不會擬訂工作計劃,并且遵守大家商定好的時間表?
2.問題分析
這個人的分析能力怎么樣?他的專業能力是什么?你需要為他提供多少指導和修正?
3.意愿和態度
這個人會主動完成那些“分外之事”嗎?這個人的學習欲望有多強烈?
4.合作心態
這個人是否成熟?他對團隊和客戶能產生正面影響嗎?
5.過去的表現
這個人有過重大過失嗎?他能快速進步嗎?
03、實際評估時
一些必要的手段
可以用以下方法,試著實際檢驗上述第1~4項:
1.用小任務來測試
當你分配瑣碎且不重要的工作(比如打印文件)時,仔細觀察這個人的表現,這很重要。
他有沒有采用適當的格式打印出來?他有沒有先詢問你的需求?如果不確定到底要用哪個格式,他有沒有把兩個版本都準備好?以上都是你可以觀察他夠不夠細心的線索。
2.項目剛啟動的頭幾天花足夠的時間跟每個人相處
在項目剛啟動的頭幾天需要特別注意關注每個人的特點,以免項目進行了一段時間后碰到要返工的情況,那時你會需要團隊成員盡快跟上進度。
此外,除了才能之外,也不要忘了觀察團隊成員的個性。一旦項目出現緊急狀況,心態好的團隊成員能堅持走得更遠。
關于作者:服部周作,日裔英國人,在管理咨詢、初創企業、在線社交商務和新聞媒體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麥肯錫任職期間,他為亞洲、北美和歐洲的高端制造、高科技和媒體行業客戶服務超過五年。現在,他經營著一家專注于領導力開發的初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