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房產綜合整理
地鐵好消息多!
3條線路確定本月開通,
還有其他多條線路都在快速推進!
(點擊均可查看大圖!)
一起看看各條線路
都建到哪了吧!
廣佛線首期燕崗-瀝滘段:
土建完成9% 加強廣佛聯系
線路全長:5.433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22座車站進行土建施工,其余進行前期準備。
廣佛線燕崗至瀝滘段全長5.4公里,設石溪、南洲、瀝滘三座車站。
年底開通后,廣佛市民可在南洲站換乘2號線至廣州南站,或在瀝滘站換乘3號線至珠江新城或體育中心,廣佛間的聯系將更為緊密。
14號線一期:確定年底開通
線路全長:54.4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120公里/小時
12月13日,廣州地鐵集團宣布,14號線一期,首次開行快車模式, 提高從化中心區與鎮龍地區居民抵達市中心的出行效率,單程票價最高10元。
今年年底,從化區將正式告別“無地鐵時代”,廣州實現“區區通地鐵”。開通后,從化街口至位于市中心的中山紀念堂,最快1個小時內可通達。
21號線:
年底先開通“鎮龍西-增城廣場”段
線路全長:61.6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120公里/小時
年底,地鐵21號線會先開通東段“鎮龍西-增城廣場”段,該段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在為年底順利開通做好準備,單程票價最高7元
而西段“員村-鎮龍西”還未有開通消息。
8號線北延段:
土建完成67% 計劃明年底開通
線路全長:17.88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小時
8號線北延段15座車站中,1座已建成,12座主體結構封頂,2座進行土建施工。
8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至白云湖)全長16.1公里,均為地下線,串接荔灣、白云兩大組團。
根據計劃,該線路將于明年底開通,該線路將肩負著為同德圍“解圍”的重任。
11號線:土建完成9% 22座車站施工
線路全長:44.2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小時
11號線的22座車站進行土建施工,其余進行前期準備;7個區間進行土建施工,其余進行前期準備。
11號線共設32座車站,其中21座為換乘站,是廣州地鐵的第一條環線。線路穿過天河區、越秀區、荔灣區、白云區和海珠區五大中心城區,全線預計于2022年年底開通試運營。
7號線西延段:
土建完成24% 預計2020年建成
線路全長:13.45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小時
7號線西延段1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6座車站進行土建施工,1座車站進行前期準備。
7號線西延的順德段(廣州南站——美的大道站)已于去年全面開工,該線路從廣州南站西延至順德的美的大道站,預計將于2020年建成通車。
建成后,從廣州南站出發,搭七號線2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終點站美的大道,前往陳村只需不到10分鐘。
18號線:土建完成13%
線路全長:62.7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小時
18號線8座車站進行土建施工,其余進行前期準備。
18號線起于南沙區萬頃沙樞紐,經明珠灣區、番禺廣場、琶洲、珠江新城,止于廣州東站樞紐。
線路快速連接南沙新區及廣州東站,沿線串聯南沙區、番禺區、海珠區及天河區。
22號線:
土建完成10% 定位廣州南站快線
線路全長:30.8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小時
22號線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10%;4座車站開始土建施工,其余進行前期準備。
22號線定位為廣州南站快線, 沿線經過南沙區、番禺區和荔灣區,自南向北依次連接了南沙新區萬頃沙地區、番禺區的番禺廣場、廣州南站一帶地區和荔灣區的白鵝潭地區,實現了南沙、番禺、荔灣與廣州南站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系,并增強廣州南站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13號線二期:
2座車站開工 預計2022年底建成
線路全長:33.5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100公里/小時
截至目前,13號線二期工程已有朝陽、慶豐、凰崗、石牌南、天河公園、棠下、珠村、農林下路等車站完成圍蔽進入施工階段(均為工程暫定名),其余車站、區間正進行前期準備,推進前期征地拆遷、管線遷改等相關工作。
13號線二期工程線路全長約 33.8 公里,共設置 23座車站,預計2022年底建成試運營。
5號線東延段:征借地工作正推進
線路全長:9.8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9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線路總承包已完成招標工作,征借地工作正在推進中。
5號線東延段(文沖—黃埔客運港)全長9.76公里,全部為地下線。
線路西起五號線文沖站,途經雙崗、黃埔東路、開發大道,共設車站6座(不含文沖),西往東依次為雙崗、廟頭路、夏園、保盈大道、廣州開發區、黃埔客運港。建設工期擬安排在2018-2022年。
3號線東延段:征借地工作正推進
線路全長:9.55公里
最高運行速度:12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線路總承包已完成招標工作,征借地工作正在推進中。
3號線東延段起于3號線的番禺廣場站,終于4號線的海傍站,共設4座車站,分別是:番禺客運站、廣州新城西、金光大道和海傍(除已運營車站外,其余站名均為工程暫定名),其中海傍站與四號線換乘。
該線路是繼7號線后第二條打通3、4號線的地鐵,它著重解決了亞運大道兩側及亞運城居民出行的迫切需求,有利于促進番禺東南部生活服務區的發展。
10號線:征借地工作正推進
線路全長:19.15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線路總承包已完成招標工作,征借地工作正在推進中。
10號線預計2023年開通運營,將貫穿天河、越秀、荔灣、海珠等四個中心城區,主要途徑天河商業中心、珠江新城、五羊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東沙廣州國際醫藥港、廣鋼新城等重點區域,是打開中心城區對接的快速通道,實現四區一線生活圈,是一條名副其實的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加密線”。
12號線:征借地工作正推進
線路全長:37.6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9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線路總承包已完成招標工作,征借地工作正在推進中。
12號線(潯峰崗站~大學城南站)是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構架中“X”形對角線中西北-東南的結構骨干線,線路主要經過白云區、越秀區、海珠區、番禺區,其中包括有二沙島,和金沙洲、新市、赤沙等人群居住密集,出行難的地方。
12號線將加密市區線網以及方便沿線居民的出行,優化線網換乘條件,填充濱江路、二沙島等區域軌道交通空白,將南端四號線客流和西端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區。
14號線二期:征借地工作正推進
線路全長:11.9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12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線路總承包已完成招標工作,征借地工作正在推進中。
14號線二期工程呈南北走向,全線共設8座車站——廣州火車站、樂嘉路站、崗貝站、新市墟站、馬務站、創意園站、鶴南站、彭邊站。其中換乘站2座,分別為廣州火車站(與二、五、十一號線換乘)、新市墟站(與十二號線換乘)。
二期工程預計2018年底開工建設,2022年建成試運營。
7號線二期:征借地工作正推進
7號線二期
線路全長:21.9公里
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小時
截至2018年11月底,線路總承包已完成招標工作,征借地工作正在推進中。
7號線二期共設置11座車站,分別為深井、長洲、洪圣沙、裕豐圍、大沙東、姬堂、加莊、科豐路、蘿崗、水西、水西北。
7號線二期由大學城南至水西北,途經番禺、黃埔和廣州開發區。未來,7號線西起順德,東至蘿崗,成為又一條廣佛城際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