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出現了很多的偉大人物。他們有很多都是有著治世的才能,要么都特別擅長為人處世,曾國藩算的一位。在清朝末年,亂世當道,他都能泰然處之,解決了很多的難題,可以說的上是功成名就,為世人所追捧。當談及到他為何能夠做到這樣時,他都是說自己比一般的人能夠堅持。說實話,只要我們能夠一點點堅持下來,肯定有意想不到的好處,為人還是處事都是如此。那么他也是總結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忠厚的人,最后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第一:猶豫。曾國藩說過這樣一句話:“大膽做事,勿瞻前顧后。”也就是說做事情一定要膽兒大,并且不能夠看著前面卻又想著后面。忠厚雖然是個好品行,沒有壞心眼兒,但是在大事上面他們很難展開自己的拳腳。做的不多,卻想的多,這對于之后的發展是有著極大的限制。有的人也說,猶豫不決缺乏果斷,也是一種沒有勇氣去改變現狀的一種表現。所以凡是想成就大事的人,絕對不可以畏首畏尾。
第二:太守規矩!忠厚的人總是墨守成規,不會有創新性。因為習慣了規矩的束縛,所以做事全都是按部就班的,不僅沒有新穎性,而且也難成氣候。一直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而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是根本不能有自己的成就的。主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不管是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意見。
第三:目光短淺,缺乏遠見卓識。曾國藩:“見小,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目光短淺的人,猶如井底之蛙。看不到更高更遠的事物,滿足眼前的利益。見識小的人最禁不起生活的挫折,他們只看到了眼見的風云,卻沒想到風月過后就是彩虹。曾國藩認為,只看到眼前小利的人,很容易百事無成,做什么都不會成功。這三點是忠厚的人身上的缺點,如果你是這樣,你應該慢慢改正。不是說這樣的人不好,而是,如果忠厚老實的人想取得偉大的成就,這兩個問題是不好的,必須改正,要不在當今社會很難取得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