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結出香甜蘋果的果樹,本是大樹的存在,然而,陸良正良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卻把果樹變矮了,什么情況?咱們去瞧一瞧....
又到金秋收獲季節,走進位于陸良縣城北郊青山水庫旁的陸良正良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果園里,和絕大多數老果園不同,這里蘋果樹“身材”比較矮小,樹高2米到2.5米,并且從上到下都結著紅彤彤的果實。人即便是蹲下,摘起果子來也毫不費力,一改大家過去仰頭摘,甚至爬梯子夠的認識。
正在果園里摘蘋果的陸良正良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陳正良介紹說,這是蘋果矮化的結果,普通蘋果樹一般能長到5到6米高,這種矮化的,最高也就3米。
這種矮化的蘋果,對比傳統的蘋果就是觸手可及,可以省70%的用工量,而且兩年就會掛果,其他傳統的要五年左右基本有一定的產量,這個五年就可以達到每畝5噸的產量。
讓蘋果樹個子變矮,秘訣在于“矮化材料”應用。記者發現,果園的樹根附近都有一個粗壯的“大骨節”,這種“大骨節”就是進行矮化技術時留下的。
陳正良介紹道:這個矮化技術就是通過兩次嫁接,在我們要的品種下面嫁接一段矮化材料,然后用這段矮化材料控制上面樹體,它就不會生長,把營養生長轉化成生殖生長,達到矮化的的目的。
經過矮化,雖然算單株產量并不高,但矮化的蘋果樹可以采用集約密植的辦法,產量不減反增,更方便機械化耕作。
同一個品種,經過矮化,可以提前10天到半個月成熟,而且它的光合作用更強,它的含糖度就會增加,它可以優質、高產、節能省工。
據了解,合作社社長陳正良上世紀90年代就一直致力于蘋果種植,先后自主培育果蔬類新品系6個,建有果樹新品種試驗示范園150畝,苗圃50多畝,社員140多戶,推廣種植矮化蘋果園2000多畝。
記者:劉良偉 資瑪煜
來源:曲靖M、陸良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