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是什么呢?中醫上說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肝主藏血,心主血脈。血有營養臟腑的作用,不僅如此,血也是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只有血液充足的情況下,人的精力才能充沛,神志清醒,思維敏捷。
但是由于現在人類的起居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越來越不正常,血虛的病人越來越多。血虛在中醫上來說是一個證型,不好理解的話可以聯系西醫的貧血,二者有一定的聯系,但是不能同一而語。
血虛的臨床癥狀:
頭暈,起床或起立過快時,易出現目眩,心慌、失眠多夢,勞累易頭痛,怕冷不怕熱,手足麻木,冬季皮膚干燥搔癢,指甲淡白變軟、易裂,易便秘,性格內向、膽怯,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淡白,脈細無力,女性月經減少或延遲。
女人和血的關系
女人由于經氣出血,常常表現有血虛的癥狀,所以女人尤其要注意補血,中醫上有“女子以血為先天”。可見女子和血的關系密切。血虛的女人常表現為手腳冰涼,月經不調,久而不調會導致氣血兩虛,甚至瘀血,故要多多調理。
養血的食物:
中醫上講紅色的食物都是可以補血的,最常見的像紅小豆、大棗、胡蘿卜、紅糖、番茄、海帶、紫菜、菠菜等,以及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桂圓、黑木耳等。
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建議可以服用阿膠,但是阿膠的制作費用其實比較高,所以我們在挑選阿膠時要擦亮眼睛,幾十塊錢的不要買,誰知道里面加了什么。
其次四物湯也是補血的一大名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咨詢醫生。
如果貧血的話,我推薦服用鐵之緣,對缺鐵性貧血效果很好,溫和又不刺激。
覺得有用的朋友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