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整體走勢,說明投資者們的價值投資意識增強,當前股票市場流行一種共識,就是未來的市場將以炒中大盤藍籌股為主,小盤股將受到拋棄,認為未來的市場將以去散戶化,機構化為主,似乎有理有據,但筆者確認為,這種判斷是有害的。過去的一年,大藍籌風光無限紛紛完成身價翻倍,這是對這一整年A股市場的簡單總結,不能將其作為對未來的判斷。
中小盤股被看好
近期盤面連續出現積極現象,比如一線、二線藍籌以及小盤股的輪動等,表明資金以及市場操作熱情在預熱,加之年末資金緊張局面開始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基本消除。雖然中小盤股最近震蕩起伏較大,但不少機構仍然看好其明年的走勢。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下半年,中小盤股持續回調,其中有不少績優股被錯殺。渤海證券也同樣建議投資者繼續遵從業績和估值匹配的原則,關注遭遇錯殺且業績穩定的中小市值個股。
2017年,利率大幅上行使得估值下行,低估值的價值股相比估值偏高的成長股受估值壓力更小。展望2018年,經濟波動性下降,利率水平繼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盈利重新成為決定2018年股價的主要變量。同時,中小盤個股經歷一年的估值消化后,投資價值逐漸體現。二線龍頭,風險收益比合理的中小盤個股。
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三點:一、行業龍頭主要關注金融龍頭公司的估值修復,二、成長股中看好估值合理、長期成長空間確定的板塊,如傳媒、家電、醫藥、新能源、電子等;三、同時看好風電、航空等板塊景氣反轉帶來的價值重估。
根據這個思路,筆者列出5個篩選條件:
1、中小盤個股,去掉新股次新股。
2、屬于傳媒、家電、醫藥、新能源、電子行業。
3、下半年(2017年7月3日至今)區間累計漲跌幅為負的行業龍頭。
4、PE小于30倍。
5、年報業績預增。
根據這5個條件篩選出30股,見下表:
展望后市
光大證券認為,在政策和流動性沖擊過后,目前市場處于業績空窗期,市場環境短期內有望趨于溫和。因此,在企業盈利支撐下,明年“春季躁動”的行情仍有空間。在配置方面,投資者可以關注政策催化不斷、業績有望逐步觸底回升的成長板塊。
天風證券也表示,隨著不確定性因素的逐步消除,疊加明年年初央行定向降準即將釋放的流動性,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逐漸修復。年底的膠著期即將過去,天風證券對明年一季度大盤表現持樂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