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以及由此繼發的頸椎組織病理變化累及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組織結構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
頸椎病分型:
v 頸型頸椎病
v 神經根型頸椎病
v 脊髓型頸椎病
v 椎動脈型頸椎病
v 交感型頸椎病
v 混合型頸椎病
1.神經根型頸椎?。捍蟾耪碱i椎病患者的60%-70%:是由于椎間盤突出、關節突移位,骨質增生或骨贅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內或椎間孔處刺激和壓迫頸神經根所致。
凡是增加脊神經根張力的牽拉試驗大多陽性。
v 頭部叩擊試驗
操作:受試者端坐,檢查者用拳頭隔手掌叩擊患者頭部
陽性:頸痛并有上肢竄痛和麻木感
提示:頸神經根受壓
v 壓頂試驗
操作:患者取坐位,檢查者雙手交叉置于患者頭頂,垂直下壓,然后囑受試者頭后伸,再順頸椎縱軸向下按壓。
陽性:
患肢出現放射性疼痛或原有癥狀加重。
提示臂叢神經在椎間孔受刺激。
v 椎間孔擠壓試驗
操作:受試者取坐位,頭微向患側彎曲,檢查者立于受試者后方,用手按住受試者頭頂一側向下擠壓。
陽性:患肢出現放射性疼痛。
提示:臂叢神經在椎間孔受到刺激。
v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操作:受試者取坐位,檢查者立于患側,指令受試者低頭使頸部前屈,檢查者一手扶受試者的患側頭頂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向下方向牽拉,觀察其表情。
陽性:患肢出現疼痛、麻木或原有癥狀加重。
提示:臂叢神經受刺激。
2.頸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部肌肉緊張、疼痛、酸脹、僵硬;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話。
3.椎動脈型頸椎病,表現為旋轉時引起眩暈發作,跌倒等,引頸、旋頸試驗陽性;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經癥狀。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可以有交感神經受壓的癥狀,如出汗,心慌,胃部不適等;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X線片頸椎有失穩或退變。
5.脊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雙下肢無力、沉重感和麻木,可以出現四肢腱反射亢進,巴賓斯基征陽性;霍夫曼征陽性;X線片上顯示椎體后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
霍夫曼征測試
腕略伸,指微屈。檢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腕部,右手拇、示二指挾住其中指,用拇指快速地向掌側彈拔其指甲。
陽性者,各指向掌側屈曲。
6.混合型頸椎病,主要是指以上兩型或兩型以上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