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從來沒有一位作家,在他去世后的二十多年的時光里,每每在他的誕辰或者祭日,都引起讀者規模浩大的哀思;幾乎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從發表到出版,命運多舛,卻在億萬讀者心中被奉為經典,幾十年來,常銷暢銷不衰。這位作家,就是路遙;這部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
認識路遙,還得從他的成名作《人生》說起。《人生》享譽全國時,我還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那時沒有看到小說。但是廣播里有《人生》。印象深刻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劇。然后就是看了電影《人生》。其時,身邊不乏高加林劉巧珍類型的人物和經歷。那時更多的是同情美麗多情淳樸善良的巧珍,而對高加林的負心大加斥責卻無視他對命運的抗爭和努力。
這以后,忙于學業,不聞文壇上的風風雨雨,就連廣播也疏遠了。再次得知路遙的消息,卻是震撼性的他不幸離世的新聞。記得當時我還和一位同樣愛好文學的同學就路遙去世表示痛惜流淚。真正讀到的路遙的文章卻是他的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那時這篇隨筆刊登在西安的《女友》雜志上,還是連載。我狂熱地追讀,為買到最新一期的《女友》跑東跑西。我在筆記本上摘抄了這篇隨筆的很多章節。這以后我買了《路遙文集》(一二三卷),盜版。即使這樣,摻雜著沙粒的文字依然使我著迷。有意思的是,時隔幾年,我才讀完《平凡的世界》。
我不敢說讀過很多小說,但要說最能感動我,最惹我哽咽難言乃至淚眼婆娑的,唯有《平凡的世界》這一部。其他的經典小說,我嘆服作者如椽巨筆,恣意磅礴,但讀來卻總有一種隔膜之感——尤其是那些外國名著,那些異域的、遙遠的故事,我想象不出具體的畫面,也親近不起來。《平凡的世界》卻是極具親和力穿透力。我記得我的讀的是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是在縣圖書館借閱的。恨不得一口氣讀完,邊讀邊流淚,邊讀邊摘抄。幾年后,我有了自己的《平凡的世界》,更是不知翻了多少遍。每次讀來,都是淚眼朦朧,甚至失聲痛哭。現在,即使是我不去翻書,也能清楚地記起觸動心弦觸動淚點的那些情節——
高中畢業,曉霞請少平吃飯。曉霞勸勉少平不要忘記讀書學習。她說,她生怕幾年之后在集市上看到這樣的少平,背著個褡褳,在集市上買幾個便宜豬娃,為幾個雞蛋跟人掙得面紅耳赤,昔日的書報都糊了倉囤……
曉霞和少平在雨夜的電影院前久別重逢。少平放棄看電影,曉霞嗔怪少平為什么不給她寫回信。曉霞感慨少平的異樣人生……
曉霞給少平送被子。那張“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的紙條……——還記得第一次讀到這個情節時,我淚流滿面。敘事平穩的路遙在這里玩了一把文字游戲:“見怪”和“見外”順序不可顛倒,方能體會到曉霞的縝密心思……
少平請曉霞吃飯。少平感慨:哪怕他今生一輩子黯淡無光,可是,因為曉霞,他還是有值得驕傲和回憶的東西。不像村里的某些人老了回憶的只有青春的力氣和飯量……
古塔山杜梨樹下,曉霞背誦蘇聯作家小說里面的內容。……剎那間我真想令時光停住,好讓我回顧自己,回顧失去的年華,緬懷那個穿一身短小的連衣裙和瘦窄的短衫的小女孩……讓我追悔少年時代我心靈的愚鈍無知,它輕易地錯過了我一生中本來可以獲得的歡樂和幸福!……——這一大段,我幾乎能背誦下來,每讀一次,總是淚落如雨。
曉霞去煤礦看望少平……
曉霞為救落水的孩子,不幸以身殉職!——曉霞怎么會……?讀到這個章節時,為曉霞痛心難過,以致失聲痛哭。我甚至埋怨路遙先生的“殘忍”……
少平驚聞曉霞犧牲的噩耗……
曉霞日記里親切地稱少平是“掏碳的丈夫”……——書中曉霞的日記摘抄不多,深以為憾。多年以前,我曾經萌生補寫曉霞的日記的想法,又怕“狗尾續貂”,只好作罷。
……
也許是跟孫少平有相似的經歷;也許我太鐘愛田曉霞這個角色;也許是闖蕩人世也渴求一份曉霞那樣的關愛。——平霞之戀是我側重讀的部分。路遙先生筆下的平霞之戀很有層次感,也很唯美。事實上,《平凡的世界》是史詩,100萬字的容量,敘述的是社會各階層在歷史大背景下的奮斗、努力、悲歡、成長……我的閱讀還很膚淺。深入下去,我還為孫少安和田潤葉流淚,也為少安擁有賀秀蓮高興、遺憾;我還喜歡金波,在那遙遠的地方,相信人生不期而遇的美好……
路遙逆流而上,堅持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架構《平凡的世界》。他說,當別人拿著刀叉吃西餐的時候,他不為自己拿著筷子吃中國飯而害臊。時間證明了:路遙先生堅持的現實主義有著怎樣強大的生命力;時間還證明了:他用心血甚至生命烹制的《平凡的世界》這道文字大餐,符合國人的口味和精神營養,而且還會繼續給讀者以滋養;時間更證明了:一位心中有大愛——對土地、對人民——的作家,收獲的是人民怎樣的熱愛。有人說,《紅樓夢》未寫完或者佚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莫大遺憾,同樣,路遙先生的英年早逝又何嘗不是?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重讀路遙,重新評價定位路遙;越來越多的讀者走進《平凡的世界》。網絡上,有“路遙吧”和”《平凡的世界》吧”,吧間里,都是熱愛路遙和《平凡的世界》的粉絲。我經常光顧這兩個地方,更經常是哭得稀里嘩啦——為路遙,為《平凡的世界》里的蕓蕓眾生……
閱讀、乃至聆聽是最好的紀念。我在聆聽李野默演播的《平凡的世界》;我又在讀《平凡的世界》;有關路遙的資訊,我更是照單全收。路遙先生70周年誕辰之際,平凡的我,用自己平凡的方式向我尊崇的路遙先生致敬!
——永遠的路遙!永恒的《平凡的世界》!
[作者簡介]王棟,70后。茌平人,正宗的農民,現在高唐一私企務工。喜愛文字。有小說、散文、隨筆、詩歌等習作在江山文學網、山石榴、齊魯文學、京西紀事等網站平臺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