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候非常多變,今年10月,我國多地迎來了一大波寒潮,尤其是北方地區,受影響嚴重,多地飄起了雪花,例如北京就下雪了,11月才剛剛到來,北方氣候更加復雜多變了,又有一大波寒潮正在我國西北部壓境,新疆北部開始降雪,例如新疆阿勒泰和布爾津縣。
從天氣圖上看,寒潮正往東南方向移動,所以到了11月4日和5日,寒潮將正式影響我國西北部和北部,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西北和華北多地氣溫將出現斷崖式暴跌,降幅達到16℃,局地降幅甚至超過16℃,氣溫一下子降這么多,北方的朋友可能要變“凍貓”了。
這可能是2021年下半年最強的一波寒潮,未來幾天將開始覆蓋我國全境,對全國天氣造成影響,冷空氣甚至延伸到海南和上海等地,南方地區氣溫雖說沒有暴跌16℃,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氣溫下降5~10℃還是沒有問題的,很快會迎來大范圍降雨天氣,別看南方多地現在陽光明媚,5日開始上演陰雨天氣。
這一波寒潮到底有多強?此次降雪的重點地區是新疆北部,受高空槽東移影響,低海拔地區以降雨為主,高海拔地區以降雪為主,例如伊犁河谷北部、塔城北部、阿勒泰北部,局地,或會出現特大32毫米特大暴雪,而南方的江蘇、江西和浙江或會出現近100毫米的大到暴雨,總之寒潮來,我國是北有暴雪南有暴雨。
這一波寒潮到來后,我國南方和中東部多地秋高氣爽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正式迎來了冬季氣候,接下來將是殘酷的寒冬天氣,寒潮或會一波接一波的到來,在10月初的時候,我國南方多地上演了38℃高溫,氣溫還處在夏季,現在氣溫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秋高氣爽的日子真的是短暫了。
的確是這樣,我國的氣象專家也表明了,近年來,全國多個地區的夏季在變長,秋季被嚴重壓縮了,變成了一個短暫的秋季,例如浙江寧波比以前少了近20天,上海市少了4天,烏魯木齊少了5天。有氣象愛好者表示,現在一年只有夏冬之分,而沒有春秋之分,春秋季節很短暫,這是因為天氣變極端了,在大多情況下,不是冷就是熱。
這氣候顯然是變得不太正常了,而專家們談論最多的兩大原因是,全球變暖和生態環境的改變,這兩大原因,對氣候造成了很大的沖擊,讓氣候變得復雜多變。這么說可能有人要迷惑了:全暖變暖應該只會讓夏季更熱冬季更暖和,為什么冬季反而會出現更冷的寒潮了,這實在無法理解。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最冷的兩個地方,所以在那里的下沉空氣與地面撞擊后,就地旋轉,然后吸入更多的冷空氣,形成一股很強大的環流,環流直徑超過上千公里,這就是極地渦旋,北極和南極都有極地渦旋,但當全球變暖日益嚴重之后,越來越多的暖氣流沖擊著北極極地渦旋。
北極極地渦旋是因為冷氣流才形成強大的環流,一旦有了暖氣流的加入,渦旋就會變弱,那么環流中的冷空氣就會趁機外逃,冷空氣向低緯度地區壓來,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寒潮,11月的首波寒潮也是這么來的,所以全球日益變暖的結果是氣候變得更加極端,并非是讓冬季完全變暖。
不得不提的是,因為全球氣候越來越趨向于極端,雙峰拉尼娜現象已經在10月出現了,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是一個比較弱的拉尼娜現象,因為中部中部太平洋的溫度才剛剛達到低于平均值0.5℃,這剛好是確定拉尼娜現象出現的臨界溫度,小于這個溫度,說明拉尼娜消失了,大小這個溫度,拉尼娜變強了。
但是拉尼娜變強是大概率事件,美國NOAA指出,拉尼娜現象持續到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概率為87%,拉尼娜是太平洋水溫異常變冷的一個指標,拉尼娜出現說明全球氣候出現了劇變,冷空氣活動變頻繁了,冬季寒潮出現的次數將更多,我們也要有所準備了。
我國氣象專家之前指出,雙峰拉尼娜來了,今冬可能會有冷空氣和寒潮的到來,做好冬季御寒的儲備,尤其是能源煤和天然氣的儲備,11月我國官方再指出,鼓勵家庭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這應該跟有可能到來的寒潮天氣有關,而這一次寒潮可能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