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他們普遍都有一個感受,孩子的成績在一段時間內忽然直線下滑了!這真讓家長感到無所適從。
最近在我的微信群里,家長們就在熱烈地討論,孩子剛進入初中成績相差不大,大概從初二開始成績就下滑得厲害,而且和父母的關系也變得不那么密切了。家長們紛紛問我:“湯老師,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告訴家長也不用過于著急,其實在我從事教育的十多年里,我接觸的學生中,這樣的例子也不算少。大多數孩子都能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快速地向好的方面轉變。
關于這個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和解決辦法,總結起來有這5個方面,請家長務必要重視。
一、成績分化的實質是深層次思維的缺陷
小學時期,由于孩子的智力發育和知識水平都還很低下,弱化“形象思維”的培養是不可取的,過于強化“抽象思維”往往又不適宜。初一、初二,正當時。要注意孩子的以下3點:
1.改善學習方式。肯動腦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識面要盡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3.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學生的成績分數,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二、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支招】
1.家長要正確認識“會玩才會學習”、“快樂學習”。我認為應這樣認識:“會學習才會玩”,“學習快樂”。其實,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
2.要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勤奮”里面包含的內容太多。首先是要有主觀愿望,有一個自己去努力的目標,其次是控制力和忍耐力。把主觀的愿望,和控制力,和忍耐力融合為一體,就成為一個人的意志力。所以“勤奮”總是和意志力在一塊兒。對于剛進初二的孩子,意志力是培養的目標。
3.教育學生,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奮。若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不勤奮學習是不可能的。明白要成才非學不成。任何的機遇都是勤奮勞動獲得的,只有拼奮斗,才是通往成才的橋梁。
三、學習習慣上的原因
培養孩子細致、扎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指導并嚴格督促孩子全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對聰明但容易驕傲、貪玩好耍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多的夸獎,應讓他感覺到刻苦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是自己的本分,本就應該這樣。
四、青春期帶來的煩惱
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使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坦然地迎接挑戰。
盡管學校對學生進行了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但來自家庭、來自親人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父母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出現青春期生理不適的學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從而解除孩子心里的包袱,專心學習。
五、個性與人際關系的尷尬
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與親人、與老師、與同學的關系。
一般來說,成天對他人意見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較狹隘、偏激。家長應教導他學會“換位思考”,去緩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愛心、寬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友好相處。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為他人服務,多幫助他人,多與人交流,多交朋友。心里有事要向朋友向師長傾述。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思想動態,及時給予開導。必要時,可以帶孩子進行心理咨詢,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
孩子的學習成長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希望這篇文章能對迷茫中的家長有所幫助。我一直堅信,沒有學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學的孩子!
我在互聯網課堂舉辦《最強大腦》免費公益課,教孩子不一樣的學習法,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 添加微信號:15063498(長按復制)報名即可免費聽課。
世界記憶大師——湯世聲領導的強大師資團隊,針對中小學生的所有問題量身定制課程:思維導圖、記憶宮殿、快速閱讀,讓孩子重燃學習興趣,開發記憶潛力,提高學習效率,好成績當然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