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加城鄉居保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多年來廣大城鄉居民對實現“老有所養”的愿望翹首以盼,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希望像城里人一樣每月能領到養老保險待遇,從而進一步改善和保障基本生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實施,實現了養老保險制度上全社會的全覆蓋,是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惠民德政工程,對縮小城鄉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意義重大。
2.城鄉居保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全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二是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引導城鄉居民普遍參保,應保盡保;四是中央確定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體辦法,實行屬地參保。
3.城鄉居保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全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的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推進和不斷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保險對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調節社會收入分配、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
4.城鄉居保的參保對象是那些?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5.城鄉居保基金由那幾個部分構成?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部分構成。
(1)集體補助是有條件的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員繳費予以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村(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資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得超過當地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準。
(2)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人每年繳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和最高繳費檔次(目前最高繳費檔次為5200元)共14個檔次。政府補貼對應參保人選擇的繳費檔次,分別為每人每年40元、40元、45元、50元、60元、60元、65元、70元、75元、80元、100元、120元、160元、160元。
6.城鄉居保的參保手續,繳費時間和方式是如何規定的?
(1)參保手續。參保人攜帶本人戶口本和居民身份證(第二代)原件和復印件、本人1寸免冠照片1張、以及農村信用聯社的賬號或社會保障卡,到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提出參保,選擇繳費檔次,并填寫《開江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辦理參保手續。
(2)繳費時間。截止每年11月20日前,各參保對象在戶籍所在的鄉鎮辦理參保繳費,縣居保局不直接辦理。
(3)繳費方式。參保人員每年12月10日之前將當年的保險費存入農村信用聯社所開的賬戶里,社會保障卡運行后直接將繳費的資金存入參保人社會保障卡里,銀行實行定期 “代扣代繳”。
7.城鄉居保待遇領取須具備哪些條件?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不論男女均必須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2011年7月1日),已年滿60周歲,在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發布之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意見實施之日起,可以按月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不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8.養老金如何計發?
每月領取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財政補貼+集體補貼+利息)÷139﹢基礎養老金75元。
男女年滿60周歲的當月申報,次月領取養老金。
正常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毎超過1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2元。
9.對重復參保是如何規定的?
每年將城鄉居保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及待遇領取等信息進行比對,不允許既參加社保又參加居保,重復領取待遇的事件發生,如有重復領取的立即停發待遇。村(居)民委員會要在村(社區)范圍內,對參保人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
10.城鄉居保待遇領取如何辦理?
(1)參保人持本人身份證、戶口本、農村信用社社會保障卡原件及復印件,到村(社區)、鄉鎮辦理待遇領取初審。
(2)符合待遇發放條件的,必須完整填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到齡領取通知表》。
(3)鄉鎮經辦人員在城鄉居保信息系統里,錄入領取人員的信息并申報,參保人簽字并按指紋確認。
11.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否提前支取?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能用于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支付,除出國(境)定居、死亡等情形外,不得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
12.城鄉居保參保人員死亡后個人賬戶是否可以繼承?
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13.喪葬費如何申報?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從次月起停止支付其養老金。申辦喪葬費補貼手續:繼承人應當在參保人員死亡后60日內,持參保人死亡證明、法定繼承人身份證、戶口本、農村信用社社會保障卡原件及復印件和法定繼承人關系證明,到所在鄉鎮申請辦理喪葬補助金,填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注銷登記表》并簽字辦理,逾期不予辦理。
14.喪葬費補助的標準是多少?
(1)未達到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死亡,喪葬補助金按基礎養老金6個月計發(但不超過其繳費總額,特殊繳費群體除外)。
(2)已領取待遇人員死亡,喪葬補助金按其死亡者當月養老金標準12個月計發。參保人死亡后,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15.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如何體現對特殊人員的政策扶持?
對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殘疾)、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三級以上殘疾或死亡且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家庭)夫妻,各縣(市、區)政府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
16.城鄉居保是否可以異地轉移?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費期間因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可以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并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已經按規定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系都不能轉移。
17.城鄉居保與城鎮社保是否可以相互轉移?
根據參保人個人意愿,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間可以相互轉移。但已領取待遇人員不得轉移。
18.參保人需變更信息如何辦理?
(1)參保信息變更,必須提供參保人需修改的身份證件或農村信用社社會保障卡原件及復印件,認真填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變更登記表》,并在表上簽字確認。
(2)檔次變更每年只能變更一次,參保人員變更繳費檔次應到鄉鎮(街道)服務中心辦理,必須填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檔次變更申請表》。
(3)誤報死亡和系統身份證錄入錯誤的人員,本人應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到鄉鎮辦理。
(4)領取待遇人員如需變更信息的,將攜帶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需要變更的農村信用社社會保障卡原件及復印件,到鄉鎮填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變更登記表》,并在表上簽字確認。
19.怎樣加強基金管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執行國家統一的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獨立核算,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擠占挪用、虛報冒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逐步推進省級管理。
20.公示及舉報
每年3月底前,對參保人員上年繳費、領取待遇及政府代繳以及死亡等信息,以鄉鎮、村(社區)為單位進行公示,接受監督,防止多領、冒領和欺騙行為。
咨詢電話:(0818)8367839、822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