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撵`的港灣
作者:田建全 季昕
▍專家簡介
田建全
心理學博士,海軍特色醫學中心醫學心理科主任醫師。中國心理學會軍事心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軍心理衛生指導組專家,全軍預防工作專家。
長期從事心理學臨床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軍事人員心理評估與選拔。多次執行軍地心理危機干預任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前 言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希望,更是軍人的牽掛。我們編寫了一組與青少年發育成長、學習困難相關的文章,期望能給部隊官兵提供借鑒。
案例分享
老丁是一名機械師,有一個8歲的男孩,我們就叫小丁吧。最近老丁來咨詢,他懷疑兒子可能有多動癥。
小丁從小就特別活躍,從學會走路開始,媽媽就注意到他經常會撞倒各種東西。幼兒園老師認為他很活躍,但很難管理。上小學后,小丁課余時間絕對是活躍分子,遠比同學動靜大,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一年級還算平穩,到了二年級,小丁的學習成績開始落后。老師說他總是動個不停,上課也會打擾其他孩子,他在每項學習活動上的注意力似乎超不過幾分鐘。在課余時間,他總是會強行加入其他孩子的活動,搶占他們的空間,當同伴推開他后,他反應很激烈,很容易發怒,惹得大家都不開心。通過了解,我們證實了老丁的擔心,小丁確實患有多動癥。
多動癥ADHD
多動癥全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指在兒童發育過程中,出現和年齡不匹配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或多動、沖動的行為,并且這些行為持續時間長,程度嚴重,顯著影響了兒童的日常生活。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這類疾病的診斷主要依據外顯的行為進行判斷,并沒有明確的生化指標。
-圖源自網絡-
幾乎所有孩子都有注意力或行為失去控制的時候,對一些孩子來說,這些行為僅僅是一個偶然出現的問題,而ADHD兒童的行為問題非常頻繁且嚴重,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
ADHD目前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顯示,其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性格差異(每個孩子在情感反應、活躍程度、注意力及自控能力的不同)、藥物因素(尤其是那些會影響大腦發育的藥物)和能夠影響發育中大腦的環境因素(鉛中毒、母親孕期飲酒和營養缺乏)等。
1
ADHD是兒童最常見的發育行為疾病,大約6%-9%的學齡兒童受其影響
2
男孩診斷為ADHD的數量大約是女孩的3倍
3
同時具有3個關鍵要素(沖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混合型ADHD診出率是注意障礙為主型的2.5倍
4
本病是慢性疾病,其癥狀可持續影響60%-80%的青少年,甚至持續到成年時期
那么,我們要怎么判斷孩子有沒有問題呢?如果存在下列情況,應該盡早尋找心理醫生的幫助。
注意
缺陷
1.不能正常地與其他孩子玩耍,看起來很不成熟;
2.不能長時間地參加(任何)活動,容易分心,與同齡孩子相比注意力集中時間更短;
3.經常忘記重要的東西,在完成任務或活動時丟三落四;
4.不能像同齡孩子一樣在一定程度上生活自理(如穿衣和洗漱);
5.有嚴重的學習和社交問題;
6.在不同場合以及長時間表出現這類特點,影響正常社會功能。
多動
沖動
1.滿屋子亂跑,在家具上蹦蹦跳跳,爬上爬下,不愿意下來吃飯或聽別人講故事;
2.不停地講話并且打斷別人的談話,經常打斷或者打擾別人,常常惹麻煩;
3.不能靜下心來參加(任何)安靜的活動,坐立不安,制造噪音;
4.從別人手中搶奪玩具或其他物品;
5.常常難以等待按順序做事情;
6.在不同場合以及長時間表出現這類特點,影響正常社會功能。
-圖源自網絡-
ADHD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也需要長期、持續的努力,并且需要家長的耐心。
有關ADHD的很多錯誤信息被媒體和互聯網廣泛傳播,首先家長需要花時間、精力來系統學習ADHD相關正確的知識,了解ADHD,才能理解、接納孩子,“接納”不僅僅是一種認知,更是一種能力,是需要通過刻意練習來獲得的。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于ADHD孩子的療效是明確的,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以及家長和孩子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通常對兒童期ADHD的孩子比較適用,例如教會家長怎么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作息,家長可以購買相關書籍、參加相關課程來學習;也可以嘗試適合兒童的正念冥想訓練。
家庭醫療模式
家庭醫療模式是ADHD廣為接受的標準護理模式,它需要對兒童家庭生活的多個領域進行關注,包括:家庭、學校、朋友、健康、心理、自我評價等。它需要醫生、老師、治療師和其他關鍵人員一起參與到整個治療過程中,給孩子提供可達到的、持續的、可理解的、以家庭為中心的、關愛合作的、具有可行性的治療幫助。
另外,50%-60%的ADHD孩子存在共患病,如品行障礙、焦慮、抑郁、運動障礙等。它們常常很難被鑒別出來,但是如果存在合并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和治療計劃往往需要進一步調整。早期診斷、科學系統的治療,也許可以避免或者降低許多已出現問題造成的影響。
ADHD的孩子普遍比較晚熟,他們在學習和生活能力上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希望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保持耐心和合理期待,積極進行治療和訓練,千萬不要違背客觀規律,拔苗助長。
ADHD的誤區
?ADHD可以治愈,目標就是盡早停止用藥
ADHD是一種慢性疾病,不會完全消失,其癥狀會隨時間發生變化。在不同時期,選擇繼續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具體制定。
?能集中注意力玩幾個小時游戲機,不是ADHD
ADHD的主要問題是不能完成一些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任務,而不是一些非常著迷或者刺激的游戲。大多數學齡期兒童被診斷為ADHD是因為這個時期在學業、社交和行為上的要求實在是太難達到了。
?ADHD是由于家長管教不嚴引起的
ADHD并非家長疏于管教的結果,然而對于孩子行為要求的反復變化和一些無效的管教方式可能使孩子的表現更加糟糕。
?為什么有的孩子長大就好了,有的不行?
ADHD是一個復雜的疾病,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期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兒童幼年期過于活躍,可能到青少年期逐漸消失),但這只是這一癥狀上的消失,也許隨著時間還會出現新的癥狀。ADHD的治療目標是使其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功能及自尊的提升上得到最大的恢復。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家長指南 第3版》 Mark L. Wolraich & Joseph F. Hagan Jr
監制:范愷洋 張 波
審閱:張 濤 劉 鵬
主編:蘇 彤 劉偉志
編輯: 嚴雯婕 吳荔荔
刊期: 第 14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