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胎兒在母體內是無菌的,生后數小時腸道就有細菌進入、定居和繁殖,成為正常活菌群,即益生菌群。正常活菌與人體營養和免疫休戚相關,并與環境三方面構成生態平衡。腸道正常菌的構成主要是厭氧菌,包括雙歧桿菌95%,乳酸桿菌1%,其他厭氧菌3%,而需氧菌僅占1%。應用活菌制劑,即益生菌微生態治療,主要是指對人體有益并能拮抗腸道外籍菌的一類活菌制劑。
腹瀉時腸道正常菌群失常,厭氧菌能會減少1000倍。這樣,腸內會失去厭氧菌的屏障與拮抗作用,有利于外襲病原的攻擊和定植。此外,抗生素的不當使用會加重菌群紊亂和微生態失衡,促使腹瀉發生或加重,所以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活菌制劑主要是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雙歧三聯活菌和乳酶生等。
1.恢復腸道正常菌群和微生態平衡,提高厭氧菌主要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的數量和質量。
2.抵御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襲,有利于腹瀉的控制。
3.減少慢性腹瀉的發生率。
1.益生菌要餐前服用。
2.益生菌不能用熱水沖調,服用時水溫不可超過37℃。
3.益生菌不能與抗生素同服,因為抗生素可能殺滅活菌。
4.益生菌不宜與收斂藥物同用,如藥用炭、鞣酸、酊劑、氫氧化鋁等,以免使益生菌失去活性。
5.益生菌多屬活菌,儲存和保管條件很重要。活菌怕熱、怕光、怕濕,所以溫度越高、光線越強、濕度越大,活菌存活時間越短。應在陰涼、干燥之處存放,最好放冰箱上層冷藏保存。
6.益生菌多屬于厭氧菌。所以不要把藥物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由于益生菌均為小包裝,比如小袋、膠囊等,所以在使用前再打開包裝。如果使用含有益生菌的奶粉,要隨手蓋嚴奶粉罐。
1.如果有炎癥又有菌群失調,必須同時服用抗生素與益生菌的話,服用抗生素2小時后才能再服益生菌。
2.如果必須同時服用蒙脫石與益生菌,雖然都是飯前服用,兩者間隔應超過1小時。
3.如果抗生素、蒙脫石和益生菌三者都需要服用,可以依照上述順序服用,兩兩間隔應超過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