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鄧超又搞事情啦,一條微博還沖上了熱搜第一。
原來,9月26日是孫儷的生日,25日晚鄧超發微博說:
“此微博熱評第一就是明天我送給孫儷的生日禮物,周知?!?/span>
結果尷尬了,一條“屁”的評論獲得熱評第一。
為此,鄧超喊話“微博可以管一下鄧超微博熱評第一嗎?”
在背后觀看鄧超表演的孫儷一定樂開了花吧。
你在鬧,我在笑,鄧超和孫儷就這樣一路相攜一路逗比,活成大眾眼中恩愛夫妻最好的模樣。
三個多月前的6月7日,是孫儷和鄧超結婚9周年紀念日。
為此,孫儷發了一條長長的微博,細數過往點滴,獲得200多萬點贊。
相識14年,結婚9年,“他一直在改變,為家在變。”
鄧超一如既往地幽默附和:
“你改變了我的內心,我改變了你的容貌。”
時間飛快,唯有愛是永恒。
一雙兒女,一家四口,夫妻恩愛,其樂融融,就是最美好的模樣。
在父母恩愛的精神滋養下,哥哥等等溫暖活潑,妹妹小花善良有愛,逐漸成長為令人欣喜的模樣。
因為相愛的父母給了他們最好的家庭教育。
正如教育家杜威說:“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span>
擁有恩愛的父母,孩子才能在愛的包裹下學會愛自己、愛他人,也能勇敢自信地接受被愛。
擁有恩愛的父母,孩子便擁有戰勝艱難險阻的勇氣和力量,在人生路上無懼風雨、大步向前。
1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被爸媽塞狗糧是什么體驗#。
網友吐槽:爸媽結婚紀念日,爸爸買了99朵玫瑰給媽媽驚喜。
媽媽隨即發朋友圈:愛情總是像一場旅行,前方總是有未知的驚喜等候著你。
網友瞬間化為檸檬精,雖然被爸媽猝不及防的狗糧塞得飽飽的,但是幸福的滋味溢于言表。
著名家庭排列系統的創始人海靈格提出過一個幸福家庭關系圖:
“夫妻倆親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間位置,形成穩定的等腰三角形關系。
夫妻是人生伴侶,是共命運者。所有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span>
如果夫妻之間是和睦的,是互相欣賞的,孩子會在愛的包裹之下變得自信溫煦。
前不久,吳尊帶著妻子林麗吟拍了婚紗照,實現了期待已久的愿望。
拍攝時,吳尊溫和耐心地講解著拍攝要領,兩人默契地配合著,一張張充滿愛意、幸福滿滿的照片呈現在觀眾面前。
木心在《從前慢》中寫道:“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span>
從初戀到結婚生子,一生只談了一次戀愛,一次就是一輩子,吳尊做到了。
他更理解妻子的不容易,并報以最大的感同身受。
在母親節這天,吳尊發微博感恩妻子的付出和犧牲,感念為人母的她的偉大和堅強:
“永遠都忘不了在產房陪著她的心情,我們也很難去體會到一位好媽媽的淚與犧牲,因為這偉大的愛與責任他們都豁出去了。
真的辛苦了,一定好好報答你們一輩子對你們好!祝偉大的媽媽們母親節健康快樂!”
簡短的幾句話,對妻子的疼惜和愛憐溢出屏幕。
你懂我的奔波勞累,我懂你的隱忍加強。彼此溫暖、相互守望。
在父母長期相濡以沫、彼此欣賞的家庭氛圍中,女兒Neinei和兒子Max見過最美的愛情模樣,獲得最高級的精神滋養,逐漸成長為自信、開朗、溫情、暖心的可愛模樣。
父母都渴望擁有別人家的孩子,可是自己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僅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更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覺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span>
深以為然,父母給予孩子的物質享受永遠不是第一位的,精神養育才是更重要的。
父母相愛,活成孩子的榜樣,孩子才能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不失自信和溫煦,堅定而平和地走向遠方更廣闊的世界。
2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心理問題,有75%是由家庭環境引起的。在孩子越小的時候,夫妻關系越緊張,孩子的心理越容易受到創傷。
前段時間,大火的《我是余歡水》中,余歡水被妻子數落,一聲不吭的樣子歷歷在目。
因為忘買牛奶,妻子喋喋不休。
“你忘了就是忘了,撒什么謊?。俊?/span>
“孩子現在長身體,得喝牛奶你知道嗎?”
當余歡水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教育兒子好好學習拼音時,兒子來一句:“我媽媽說你一年級的時候,a o e也背不會。”
余歡水被堵得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為父的高大形象瞬間坍塌。
父母以為說出對方的不是,希望孩子不要照著學。殊不知,孩子早已在父母的相互貶損中活成自卑敏感、寡情冷淡的樣子。
所以,余晨才會在媽媽無情斥責爸爸時,冷眼旁觀;當得知爸媽要離婚時沒有絲毫傷心,反而為能吃到肯德基歡喜。
正如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態度決定的。”
孩子的生命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當最親近的兩個人在面前詆毀、掐架,孩子就會承受難以言說的分裂之苦,還何來親密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知乎上有個提問:“父母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指著對方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網友講述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事,發人深省。
這位學生的父母在鬧離婚,他跟媽媽一起住。
奶奶很疼愛他,上課期間還來看他。但他面無表情,拒絕說話,推開奶奶的擁抱,無視奶奶流淚走開。
他只淡淡說了句:我誰也不想理,爸爸我也不理,媽媽我也不理。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孫圣陶說:
“兒童越是深刻地體驗到父母之間的矛盾,就會增加兒童的主觀悲傷和問題行動?!?/span>
父母之間的戰爭一定會殃及孩子,因為孩子在父母身上學不到什么是愛,只有冷漠和傷害,他自然就不懂得愛自己,更不會去愛別人,更有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不要認為孩子還小,懂得不多。父母感情上的任何風吹草動,孩子都盡收眼底、覺察洞悉。
所以,父母尚在,千萬別讓孩子活成一個情感上的孤兒。
3
《少年說》中有位叫劉凱文的高一少年上臺吐槽自己太“孤獨”。
而這份“孤獨”恰恰來源于父母,因為他的父母實在是太恩愛啦,完全忽視他的存在。
七夕情人節,父母給他留下200元錢,說要去成都出差,他信以為真。
可是看到媽媽單位李阿姨發的朋友圈才知道,爸媽正在一家西餐廳,吃著燭光晚餐。
當他打電話過去詢問時,媽媽卻說:信號不好,我掛了。
對于爸媽的恩愛,他表示:那種感覺真的孤獨。
雖然劉凱文嘴上說著“孤獨”,但表情、言語無不透露出他的享受和滿足。
父母看似無情,卻身體力行著最美的愛情,傳習孩子愛的能力。
對孩子而言,世間沒有比父母相親相愛更幸福的事情了吧。
正如錢鐘書和楊絳的女兒錢瑗所說:
“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么樣的,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確的方向跑?!?/span>
在恩愛的父母身上,孩子會得到滿滿的安全感、超正的價值觀,可以看到一切美好的東西。
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會是富足的、豐盈的,他更有足夠的底氣不用羨慕任何人,把自己活成耀眼的光束。
給孩子最好的滋養,是父母的相親相愛。相信沒有一對父母不渴望幸福的婚姻,不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所以,如果可以,請父母竭盡所能做到夫妻相敬、恩愛有加,給孩子營造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讓這顆花種可以吸足愛的精華,開出最絢爛的飽滿的花朵。
但如果實在無能為力,也請不要相互傷害,用加倍的愛來彌補孩子,莫讓孩子永遠留有無法拭去的隱痛。
作者簡介:煙花三月 喜愛花草和文字,愿帶孩子看遍山高水長、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