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在最底層,被驅趕著生產勞動;蜂農在第二層,面臨企業的低價收購,只好采用各種方法提高產量;企業在第三層,一邊壓價,一邊繼續“提高產量”;消費者在終端,都對蜂產品有大量需求,但大多數人對蜂產品的真假沒有辨識能力。
愛蜂人姜德勇一輩子同蜜蜂打交道,對蜂產品的真假鑒別頗有見解。
═════我是分割線(*^__^*) ══════
蜂蜜不結晶就是假的么?
田原:蜂蜜的情況呢?
姜德勇:蜂蜜怎么造假的都有,只要能減少成本,就有人造。
好一點的,用麥芽糖造,至少還有點藥用價值。
現在普遍不用麥芽糖了,把舊蜂蜜收回來,摻上果糖,或者直接用果糖造,都是黏黏的糊狀。還有些造得更糙的,白糖加一點硫酸,那就有點害人了。
田原:檢測不出來么?
姜德勇:還是那句話,大部分能檢測出來的指標,都可以造假,就像牛奶查蛋白質含量,有的廠家為了提高指標,大量加入三聚氰胺!
蜂蜜主要檢測什么指標?糠醛、水分含量和各種糖的含量,都可以造假。
田原:真蜂蜜和假蜂蜜如何區分?
姜德勇:沒法區別。
很多人說看結不結晶,不結晶的蜂蜜就是假的,因為果糖就不會結晶。
其實不全對,雖然大部分蜂蜜都結晶,像最好的荊條蜜、荔枝蜜,因為里邊含有大量葡萄糖,但槐花蜜、棗花蜜的葡萄糖含量低,不容易結晶,并不能說是假的。
田原:但是,相比于蜂膠和王漿,蜂蜜更為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這真是個難題。
姜德勇:老百姓要想中低價買成熟蜜,我的建議是到蜂農家里去訂購,避開中間的規模化加工、銷售環節。這樣更有可能買到純正的、成熟的蜂蜜。
有靈魂的王漿才是好漿
田原:王漿的情況怎樣?
姜德勇:以前有往王漿里摻糖的現象,現在監管力度比較大,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要有問題,就兩個:一是漿蜂產的沒有靈魂的王漿,一是冷凍不及時喪失活性的王漿。
田原:漿蜂產的王漿和真正的王漿在顏色上能看出來嗎?
姜德勇:純鮮的天然王漿都是冷凍保存的,漿蜂產的顏色淺,發白,吃起來甜一點;正常蜂產的偏金黃色,依稀看到里邊一朵一朵的形狀,味道酸、辣,以辣為主。
但是,做成王漿制品的就看不出來了。把王漿迅速冷凍干燥之后,磨成粉,做成片劑、軟膠囊、硬膠囊,攜帶起來方便,也容易服用。
制品的效果比純鮮蜂王漿稍微差一點,其中效果最差的可能是王漿口服液,王漿含量一般很少,質量很難保證。
建議大家去買的時候,讓店方取一點純鮮的天然王漿出來看看。這一般都在冰柜里邊放著!
冷凍不及時的王漿,有的像粥,有的像水。
田原:現在北方養漿蜂的蜂農多嗎?
姜德勇:北方很少,主要在長江以南,一是經濟意識比較強,再一個,跟南方當地的植被、養殖習慣有關系。有些人養蜜蜂就是為了生產王漿,北京這邊還是以產蜂蜜為主,所以養的多是普通的意大利蜂。
(漿峰:是蜜蜂經過長期選育后的王漿高產蜂種)
鑒別蜂膠三要素
(1)選品牌
必須有合法的建資號,而且有自己的原料基地,能拿出真蜂膠原料。
真蜂膠原料一般是深棕褐色,有些偏黑,還夾雜蜜蜂的翅膀、腿兒等雜質,是一種自然形成的東西。如果更專業一點,可以用專門的儀器測量一下里邊蜜蜂的口水的活性酶含量。樹脂熬出來的蜂膠里沒有。
(2)看蜂膠液的顏色
簡單提取后,未脫鉛前:深棕褐色,有些偏黑。(注意:熬制出來的樹膠也是這個顏色。)
經脫鉛提純后:金黃色。(注意:色拉油冒充的也是這個顏色。)
滴到水里搖幾下,如果呈乳白色,那一般是真的;如果浮上來了,就是色拉油。
(3)聞味、試口感
真蜂膠聞起來略帶清香。
頭一次吃,往往很難喝,苦、辣、麻,樹脂熬出來的只有苦和辣味,不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