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發身方熱,刺趾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于血也。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
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挾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之間中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酸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骨行)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识g日作,刺足少陽。濕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原文理解:瘧疾發作時才會身熱,針刺足背沖陽脈處動脈,開大針孔,讓其出血,馬上身涼。瘧疾發作時惡寒,那么針刺手陽明大腸經以及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等經脈穴位。瘧疾發作脈象呈現滿而大而且急勁,針刺背部俞穴,使用中等粗細的針灸針,在督脈外開三寸與一寸半的俞穴處放血。瘧疾脈象小而實且急勁時,艾灸足少陰腎經,加刺指尖井穴。瘧疾脈象滿而大且急勁時,針刺足背俞穴,然后使用指壓方式來探測背部俞穴按到所痛之處即是放血之處。瘧疾的脈象緩慢而且又大又虛弱,此時適合使用方藥,不宜使用針刺。凡是治療瘧疾,在其發作前治療是最佳的,失去這個時機就不太好。
有些瘧疾,脈診是正常的,此時針刺十指間放血,血去即愈,先觀察全身有紅如小豆的就可以全部取來放血。十二經之瘧疾,發作時間都是不同的,觀察其脈形,來判斷是哪條經脈的問題。等到瘧疾發作前針刺,針刺一次就會病情減輕,第二次針刺就可以了解疾病預后,第三次就差不多痊愈了。如果還是沒有好,就針刺舌下的金津玉液出血即可。再不好就針刺委中放血,仍然不愈就針刺背部僵硬處放血,一定會好。舌下兩脈就是金津玉液。
針刺瘧疾時,必定先問其疾病先發于何處而先針刺它。先頭痛以及頭重的,先針刺頭上以及兩額頭兩眉間出血。首先項背痛的,先針刺項背部。先腰脊痛的就先針刺委中放血。先手臂痛的,就先針刺手少陰陽明十指之間穴位。如果先小腿酸痛的就先針刺足陽明十指間穴位放血。
風瘧之人,瘧疾先發作時汗出怕風,針刺三陽經在背部的俞穴放血。膝蓋酸痛不已,按之更痛,這就是骨髓之病,我們可以使用饞針在絕骨穴處放血,立刻就會好了。身體有點小小痛,針刺諸陰經井穴,如果沒有出血,隔日一次針刺。瘧疾而不口渴的,隔日發作,針刺足太陽經經絡穴位??诳识羧瞻l作的就針刺足少陽經脈穴位。溫瘧而不出汗的,使用五十九刺法。
此篇依然講解了各種瘧疾針刺放血的取穴以及時機,其中強調時機更重要,其次就是看是何經何病機,然后處以相應穴位針刺之法,證對病即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