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骨質疏松癥:一個噴嚏都能導致骨折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令我們的骨骼變得多孔和脆弱的疾病。它一般是“難以察覺”,沒有明顯的跡象或癥狀,直到骨折時才被發現。
對于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來說,輕微的碰撞如從站立的高度跌倒、輕微的撞擊、突發性的動作、甚至于打噴嚏,彎腰或抬舉物件時都有可能造成骨折。
骨質疏松癥不是什么大?。垮e!
很多人對骨質疏松并不在意,認為“不痛不癢,沒什么可怕”。骨質疏松本身可能不可怕,但是它帶來的骨折后果卻很可怕。骨折本身不致命,而骨折造成的各種并發癥卻是會要人命。
老年人骨折后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難,一旦長期臥床,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血栓和褥瘡等并發癥,不論發生哪種并發癥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
全世界50歲或以上的人群中,每三位女性及每五位男性中就有一位會患上與骨質疏松癥有關的骨折。調查數據顯示,發生髖部骨折的老年人,致殘率可達50%,一年內死亡率可達20%~30%。
所以,早發現、早診斷,積極防治骨質疏松癥,從根源上降低骨折的發生概率,顯得尤為重要。
出現這四種情況,小心骨質疏松癥
身高變矮:身高比年輕時減少超過3公分;
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疼痛:腰背疼痛和全身骨骼疼痛;
骨折:發生過脊柱、腕部、髖部骨折;
檢測自己是否有骨質疏松癥風險的快捷方法是在家自測:
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IOF)
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
溫馨提示:測試題共19道,可滑動查看。
1 父母曾被診斷有骨質疏松或曾在輕摔后骨折?
2 父母中一人有駝背?
3 實際年齡超過40 歲?
4 是否成年后因為輕摔后發生骨折?
5 是否經常摔倒(去年超過一次),或因為身體較虛弱而擔心摔倒?
6 40 歲后的身高是否減少超過3cm 以上?
7 是否體質量過輕?(BMI 值少于19)
BMI = 體重(kg) ÷ 身高的平方(㎡)
8 是否曾服用類固醇激素連續超過3個月?
9 是否患有類風濕關節炎?
10 是否被診斷出有甲亢或是甲旁亢、1 型糖尿病、克羅恩病或乳糜瀉等胃腸疾病或營養不良?
11 女士回答:是否在45 歲或以前就停經?
12 女士回答:除了懷孕、絕經或子宮切除外,是否曾停經超過12 個月?
13 女士回答:是否在50 歲前切除卵巢又沒有服用雌/孕激素補充劑?
14 男性回答:是否出現過陽萎、性欲減退或其他雄激素過低的相關癥狀?
15 是否經常大量飲酒(每天飲用超過兩單位的乙醇,相當于啤酒1 斤、葡萄酒3 兩或烈性酒1 兩)?
16 目前習慣吸煙,或曾經吸煙?
17 每天運動量少于30 min?(包括做家務、走路和跑步等)
18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沒有服用鈣片?
19 每天從事戶外活動時間是否少于10 min,又沒有服用維生素D?
上述問題,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并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
一個公式自測骨質疏松風險
亞洲人骨質疏松自我篩查工具(OSTA)
亞洲人骨質疏松自我篩查工具(OSTA)基于亞洲8個國家和地區絕經后婦女的研究,收集多項骨質疏松危險因素并進行骨密度測定,從中篩選出11個與骨密度具有顯著相關的風險因素,再經多變量回歸模型分析,得出能最好體現敏感度和特異度的2項簡易篩查指標,即年齡和體重。
OSTA指數=(體重-年齡)×0.2
結果評定如下:
風險級別OSTA指數
較低風險>-1
中高風險≤-1
例如:一位46歲的絕經后婦女體重為55kg,既往沒有發生過脆性骨折,那么她的OSTA分數為(55- 46)×0.2 =1.8≈1(直接略去小數點后部分)大于-1,因此風險較低,暫時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及骨密度的篩查。
如果您的OSTA指數≤-1者,則建議您行進一步的骨密度測量等檢查。
建議以下人群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
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人群;
65歲以下但長期服用激素藥物的人群;
出現了駝背、骨折、腰背痛、身高變矮的人群;
目前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法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最常檢測的部位是脊椎和髖部。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發生脆性骨折,不管骨密度是否降低,都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骨密度檢查(DXA)
做好七件事,護骨更健康
做好以下七件事,儲備更多骨量,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骨骼。
一
補鈣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毫克。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可給予鈣劑補充。
常見的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酸奶、綠葉蔬菜(如空心菜、小白菜、芥藍、油菜)豆制品、芝麻醬、海鮮、堅果等,戳文了解:
這個補鈣的謠言,爸媽別再信了!二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是鈣的好伙伴。如果維生素D缺乏,鈣的吸收只有10%。所以不能忽略維生素D的補充。關于維生素D的補充請看這篇文章:
體內缺乏維生素D,感染新冠風險高出4倍!該如何補?補多久?三
重視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也是骨骼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雞蛋、大豆、豆制品、瘦肉、牛奶中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戳文了解:
營養專家評出「優質蛋白質十佳食物」,照著吃提高免疫力四
低鈉飲食
研究證實,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相當于6克鹽),同時就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一些有關高血壓的研究也提示,鈉攝入量高,不僅是升高血壓的因素,也是促進人體鈣流失和提高腎結石風險的因素。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建議,成人每日鹽攝入量≤5g(約等于2000毫克鈉)。世衛組織也建議成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克。
五
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鈣、維生素D等元素的充分吸收,減少骨質丟失,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進程。尤其建議老年人適當增加「負重運動」,即運動時骨骼必須承受身體或其他額外的重量,幫助老年人提升肌肉力量,增強骨密度,有效預防跌倒,避免骨折。
負重鍛煉的形式負重運動包括兩種形式。
一類是:通過人體自身重量給骨骼產生壓力,快走、慢跑、跳舞、球類運動等,使肌肉和骨骼在抵抗重力中得到鍛煉。這些運動增加骨密度的效果較好。
另一類是:器械鍛煉,使用外力產生的負重,如啞鈴、杠鈴等,只要負重適量,增加骨密度的效果比較好。
六
謹防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的“頭號殺手”。想要降低骨折的發生率,除了骨質疏松癥的綜合治療,最重要的就是預防老人跌倒。具體防跌倒措施戳文了解:
老人跌倒可能會致命!兩大權威機構發布12項防跌倒措施七
戒煙限酒
研究發現,女性每吸煙10年骨密度會下降2.3%~3.3%,在絕經女性中,因吸煙帶來的骨頭變脆風險更大。酒精會弱化骨骼,它會過濾掉骨骼中的鈣、鎂和其他礦物質。所以盡量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后要強調的是,治療骨質疏松并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單純補充鈣和維生素D就可以的,而是包括生活方式調整、運動康復和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等在內的綜合性,長期性治療過程。對已確診骨質疏松癥或骨質疏松風險較高的患者,一定要到醫院尋求規范化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