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陣子出差主要待的地方叫武川,是內蒙古呼市下面的一個縣。武川地廣人稀,網上的數據顯示,該縣在2010年只有18萬人口,在縣這一級別的行政單位中,算是非常少了。在中國,一個縣的人口一般在在四五十萬以上,大一點的縣能過百萬。武川的縣城主干道雖然寬闊,但是并不繁華,沒有太多的高樓大廈,路上人也不多,更談不上擁堵。這里民風似乎比較純樸,清晨會有不少成年男性蹲在一個路口趴活。這里氣溫明顯比呼市低,夏天也不熱,各種賓館都不裝空調。這里盛產莜面和土豆。
我在2012年就出差來過武川,當時沒有進縣城,直接繞過呼市去的一個叫西烏蘭不浪的鄉,那次出差是我無數次出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鄉所在地只有一個十字路口,估計也就百來戶人。近一半的時間晚上停電,這時候賓館老板就很淡定地打開柴油機開始發電,倒也好使。周六老板的飯館就不開了,因為沒菜了,必須去縣里拉菜回來才能營業。也是在那兒的一個凌晨,我郁悶地看著曼城在最后一分鐘逆轉取勝力壓曼聯奪得英超冠軍。
雖然看起來不夠發達,但武川在歷史上卻不可小覷,尤其在南北朝時期,當時北魏鎮守武川的軍人中涌現出一批杰出的軍事將領,他們和他們的后代最終統一了中國。這批軍事將領統稱關隴軍事集團,因為他們雖然多成長在武川,但他們大多祖籍甘肅隴西(甘肅東部)和陜西關中一帶,不少還屬于當時著名的門閥大族,而以他們為核心建立的西魏及北周政權,主要所在地也在關隴一帶。
武川縣城在呼市北偏西約三四十公里處,中間隔著大青山,來往要穿山,所以車開得比較慢,不過一個小時足夠。從地圖上看,武川通往呼市的路是穿越大青山南北的極少數通道之一。大青山并不險要,但因為兩側都比較平坦,所以在草原上顯得很突兀。因此大青山自古就是隔絕草原南北的天然屏障,而武川則扼著連通大青山南北的咽喉。
北魏前期的都城是平城(山西大同),此時以武川為首的代北六鎮離都城很近(武川到大同的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它們不僅是軍事門戶,要提防北方柔然族的南下,而且還直接拱衛都城,戰略地位極高。但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后,六鎮因為遠離朝廷,地位一落千丈。于是六鎮軍民的不滿情緒開始滋生,終于爆發了動亂,這又引發了之后北魏局勢的動蕩。在這些動亂中,有兩個人脫穎而出,將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部,并且執各部朝政之牛耳,他們就是高歡和宇文泰,此二人一時瑜亮,堪稱是當時夜空中最亮的星。數十年之后他們的后代又取代兩朝成為北齊和北周。
在這期間,27歲的武川人宇文泰走上了歷史的前臺,在老長官賀拔岳被殺之后,他被擁立接管留下的部隊,和當時出自武川的一些軍事將領一起成為西魏的頂梁柱。后來以他為首的八位柱國大將軍并稱“八柱國”,而他們和比他們低一級的十二大將軍,以及他們的后代,掌控了西魏和北周的局勢,并且在半個世紀后統一了中國。北周、隋、唐三朝都由他們的后代建立,宇文泰的兒子建立了北周,大將軍楊忠的兒子楊堅建立了隋朝,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孫子李淵建立了唐朝。
這些出自武川的軍人祖籍大都不是武川,但因為祖上來武川鎮守,安家在武川,他們就生在武川。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書》和《北史》中,這些人的傳記大都會提到他們的祖上“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就是說他們的祖上以良家男人的身份來到武川入伍,然后就在那安家了。在古代,作為懲罰,犯了罪的人一般會被發配到邊境充軍或者屯墾,但在武川,來從軍的都是良家男人,他們不但得有作戰的能力,而且家庭成分也得好。這從側面說明了當時武川的重要戰略地位,不是誰都能來武川當兵的。而后來出現動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武川的地位下降之后,武川當地的軍人和民眾的成分也出了問題,后來者就不一定都是“良家子”了。
在八柱國中,有個叫獨孤信的,史書說他“美容儀”,就是容顏和儀態都很漂亮,也就是長得又好,又會打扮。又說:“信既少年,好自修飾,服章有殊于眾,軍中號為獨孤郎。”就是說獨孤信年紀輕輕,就喜歡修飾打扮,他的服飾和別人不一樣,軍中稱他為“獨孤郎”。郎這個詞在漢魏以后多是對少年的美稱,用易中天的話說,郎就是帥哥,孫郎(孫策)就是孫帥哥,周郎(周瑜)就是周帥哥。這么說來,獨孤郎就是獨孤帥哥。這樣一個長得帥又喜歡打扮的男人,在部隊中就是妖孽般的存在。但獨孤信并不靠臉吃飯,他本來不叫獨孤信,但他以信著稱于世,所以后來宇文泰賜他名為信。
美男子獨孤信生了七個女兒,當爹的好看,女兒肯定不會丑。大家族之間往往會通過姻親關系來加強聯系。獨孤信的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泰的兒子,也就是北周的第二個皇帝,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昞,生了唐高祖李淵,七女兒嫁給了大將軍楊忠的兒子,就是隋文帝楊堅。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在三朝當皇后(李淵母親為追封),獨孤家族在三朝當外戚,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
有一天,我在武川縣城南面發現一個武川歷史文化生態園,但是并沒有修好,看起來是停工了。問了一個附近的大叔,他憤憤地說,修著修著沒錢了,就停了。看規劃很宏大,很遠處還有個很大的建筑。由于那個建筑離得很遠,也偏僻,我希望大叔跟我一起進去看看,他說忙,但很堅定地說:你放心去,武川沒有壞人。
之后我找了一個空閑的下午進去看了看,園子背靠青山。從路邊的大門走到里面的那個建筑,需要走十幾分鐘,粗略估計有四五百米,而這只是主干道的長度,兩邊肯定還要橫向拓展,這個主題園的規劃應該非常龐大。那個遠處的建筑很宏偉,主體已經基本修好了,但完全是毛坯,沒有門窗,沒有裝修,很臟亂。里面分兩層,有不少房間,起碼是一個中型展館的規模。有幾對年輕男女在晃悠,確實是個搞對象的好地方:寬敞,偏僻,擋風。
后來我發現大門口的活動板房里的桌上有些材料,我爬上窗子夠了幾本出來。一本施工日志,沒有記錄,只是最后一頁寫著些我看不懂的數據。另外兩份塑料檢查井檢驗報告,結論的簽發日期是2015年1月8日,而其中一份里的一張成品出庫單票據的日期是2015年11月2日。這可以說明,最晚在大約八個月前,這里還算在建中。
如果修好,這里將是個很氣派地集歷史文化和生態于一體的主題園,對于武川這樣一個曾在某一段歷史時期地位極其重要的地方來說,應該有這樣一個主題園來紀念和宣傳那段歷史,同時也可以帶動旅游業。該縣的主頁上有關于這個主題園的規劃內容,確實胃口不小,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以我看到的武川民眾的生活面貌來判斷,這樣的縣搞這樣一個大工程,難度太大了。
該縣主頁提到這個主題園有規劃一個雕塑群,我覺得如果修好,宇文泰起碼得有,而且就應該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雖然他的兒孫都是皇帝,但沒有他,他們屁也不是,他應該是武川歷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人物,宇文泰之于北周,就像曹操之于曹魏。北魏分裂的時候,宇文泰所扶持的西魏實力遠不能和高歡掌控的東魏相比,但硬是在東魏和南梁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并且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宇文泰比八柱國中的大部分人年紀都小,但他卻是他們的領袖,而他創立的政治軍事和社會制度,對之后的隋唐影響深遠。從宇文泰開始,中國從漢末開始三百多年的分裂走向統一的道路就越來越清晰了。只是,非常可惜,他只活了49歲。
這個規劃龐大的主題園從開始修到修不起再停工,似乎就像是當年以武川為首的代北六鎮從輝煌到落寂的過程。這個園子不知道何時才能重新修起來,并且修好。武川的歷史完全可以為武川的現世做些貢獻。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武川歷史文化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