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住建部批復將三亞市列為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綜合試點城市,經過一年多的規劃、攻堅,這座在城市發展轉型視角下的有著“東方夏威夷”美譽的熱帶濱海城市,逐步綻放光彩。
把脈城市病,開一劑良藥,綜合、系統地調理,從固本培元、強身健體到塑形美容、疏通經絡,再到內涵修養,最終實現內外兼修——這是在這場攻堅戰中作為技術支持方的中規院人所承擔的角色,知易行難,為城市由擴張型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探路,這分明是一次艱難而不乏創造力的改革性創新歷程。
60余人專家團隊駐扎三亞,規劃“雙修”藍圖。70余次與相關部門對接協調,30余次項目審查會、指導協調會,《三亞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總體規劃》等20余項規劃編制完成,10余個重點工程項目24小時駐場服務......中規院人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讓我們管中窺豹,從China-Up記者在三亞重點項目現場短暫的實地探訪過程中感知一二吧。
10月12日,陽光燦爛的日子
8:30
初秋的時令讓這座海濱之城遠離了難捱的酷熱,走在外面,時有清涼的海風拂過,涼爽宜人。明媚的清晨,在三亞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總體規劃負責人范嗣斌的安排下前往豐興隆生態公園現場調研。豐興隆生態公園是三亞兩河四岸景觀整治修復工程的重要節點,位于三亞河、臨春河交匯口的豐興隆橋頭空地,用地面積16公頃,定位為具有生態示范性,以市民活動、科普教育為主的城市生態公園。
今天我們眼中的豐興隆公園是一座有著濃郁熱帶特色風光、在旱季或雨季還可對氣候起到調節作用的生態之園,在蔚藍色的天空下孕育著勃勃生機。回想幾個月前的這里還是一塊百廢待興的工地,中規院風景分院的舒斌龍也是一位長期駐場的規劃師,為公園建設提供了許多技術支持,可惜這次來沒有碰上,回放幾張他之前的工作場景。(齊莎莎 提供)
工人們在認真地為植草溝培土。
10:15
園內逡巡之際,偶遇鄧忠副市長率園林局、住建局領導一行巡查工作,迅即圍觀......
鄧副市長強調,項目的后期管理非常必要,尤其是需要建立長效機制等管理經驗。責令由園林局牽頭結合三亞實際制訂管理規定,三分建七分管,要將管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視,提前謀劃,形成管理制度,建立起“雙修”成果的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從交談中獲悉齊莎莎與舒斌龍兩位同志將一直繼續堅持提供技術服務,直到公園全部竣工。預祝早日大功告成!
15:00
解放路所在的地區曾是三亞近代發展的歷史見證者,是民國時期進行商貿活動最為風生水起之地,現在的解放路更是三亞重要的交通主干道和生活干道。項目主要對雙向總長850米(單向425米)的街道實施立面改造和路面升級改造,包括風貌整治和環境治理等工程內容。
設計獨到的座椅為行人提供了優質的休憩場所。從周勇的介紹中得知LOGO設計者為中規院城市設計研究分院李明。
17:00
華煜站長提出,為確保“雙修”現場會的效果,解放路示范段還有一些具體問題需落實解決。中規院杜恒、周勇、趙晅等專家針對華煜站長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對施工質量提出了新要求,并要求施工單位在近期內整改到位。會后,解放路(示范段)的甲方、設計、施工、監理一起參觀考察了現場。周勇、趙晅與華煜、洪宇對解放路(示范段)的設計合同補充協議內容進行溝通,并對協議主要內容達成了共識。
行至橋上,視線變得開闊起來,三亞河水潺潺流過,兩邊河岸郁郁蔥蔥。三亞河的治理一是治污處理,包括河道垃圾和污水的截流處理等;二是岸線的整治和岸上景觀的建設,包括綠廊、綠化、步道等方面的建設。
“三亞河的修復強調系統性”,水務分院工程規劃研究所黃繼軍所長介紹說,“首先清除內河淤塞,讓水系貫通,有條件的結合水系貫通建設了濕地公園,例如月川濕地東南側”,“堤壩式岸線生態修復,破除了硬質岸線,修復為生態型堤岸;被破壞的自然岸線,按生態式堤岸方式進行修補;保持優化人工景觀式岸線,增強公共性、完善設施”。
20:00
入夜后的解放路燈光璀璨,夜景亮化項目即將完工,夜景觀將更加迷人。
全面負責三亞“雙修”工作的中規院張兵總規劃師剛在1小時前抵達鹿城,簡單用餐后就率隊馬不停蹄地巡查解放路立面改造、道路施工及夜景觀工程實施進展等情況,針對一些具體問題與交通分院同志商議解決方案。
美麗的夜景為解放路增添了一抹韻味。(圖片來源:三亞日報 呂超 攝)
短短幾個月取得的這些成就是設計、施工、監理、質檢等等各方面人士的辛勤勞動換來的,這其中還包括夜間仍在執勤的志愿者們,她們不辭辛勞地日夜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引導市民遵守交通規則。一行人途經路口時,遇到一位志愿者正在告知一名騎摩托車的男子不要擅自闖入人行道區域,張總便上前與其親切攀談起來,了解到改造后老百姓在街道空間使用過程中的一些訴求,并得知她要一直工作到夜里零點,大家不由得在心里豎起大拇指。正是這些普通人的持續奉獻形成合力,使我們的城市一點點變得更美、變得更加宜居。(周勇 攝)
10月13日,風雨交加的一天
8:30
一早,張兵總規劃師集結了風景院、建筑所、交通院、水院、照明中心、西部分院、信息中心等機構共19人前往幾大重點項目現場了解最新實施情況。今年三亞雨水也多,今天正好趕上大雨伴強風的天氣,雖有不便,但正好可以順便體察積水、澇水情況,大家在出發前躊躇滿志。
9:00
一路上,大家就設計施工中發現的問題探討著具體的解決措施。(圖片來源:豐興隆生態公園現存問題及整改措施匯總.20161013.馬浩然 齊莎莎等.)
月川生態綠道入口
月川生態綠道位于月川片區,總長度12公里,以展示紅樹林生態景觀,為周邊市民提供開展綠色生活的健康環廊為目的,建成后將成為三亞中心城區的“綠色項鏈”。
經過精巧設計的座椅等環境設施,意趣盎然。
大家在巡查過程中細致入微地體察到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圖片來源:月川綠道現存問題及整改措施匯總.20161013.白楊 丁戎 .)
于近期開工建設的東岸濕地公園是三亞市區面積最大的淡水濕地,面積約6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40公頃,土人景觀作品。建成后的東岸濕地公園將集生態恢復、蓄洪防洪、文化展示和景觀休閑功能為一體,成為未來三亞重要的綜合性公園。
張總跟大家建議,為加強東岸濕地公園和月川綠道的空間銜接,保證綠道貫通,需要和俞孔堅老師(東岸濕地公園設計方)在市政府統一協調下開展進一步合作。
2015年項目正式啟動,整個工程山體施工已形成表面積約1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11.5萬平方米,完成總量的95.8%。修復主要采用人工退臺填土的方式,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原則,項目重點放在山體安全、植物本土化和山體海綿化蓄水等方面。為更好地保護修復成果,在今年5月,《三亞市山體保護條例(草案)》已報三亞市人大審議。(圖片來源:三亞市抱坡嶺公園及周邊地塊城市設計.主管所長:范嗣斌.主管主任工:顧建波.項目負責人:劉元、姜欣辰.)
“山城相連的生態軸帶、縱覽全景的都市看臺、內容豐富的郊野公園、城市形象的景觀門戶”——張總用凝練的語言概括了抱坡嶺山體修復后的愿景。
看到山腳下這塊色彩突兀的場地,張總不由得蹙眉:“這塊設計也需要與山坡生態修復理念相協調,我們負責與林業局對接,提供改進方案”。
海棠灣綠道項目設計、施工、建設到位,堪稱一處老百姓盡得天地之精華的所在。
今年6月下旬,住建部黃艷副部長視察海棠灣濱海步道工程時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議和意見,海棠區政府和施工方遵照建議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積極、高效地落實到位,可以看出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在項目改進過程中,中規院風景分院白楊主任工與北京公司城市設計所胡耀文所長給予了許多技術層面的幫助。張總認為海棠灣濱海生態示范道的成功之處在于把城市最寶貴的公共資源向公眾開放,避免了以往亞龍灣一些酒店將資源占為己有的私有化現象。
張總說,“雙修”工作的重點不僅是要解決作為旅游城市在空間美學和視覺方面存在的問題,更要通過城市病綜合解決方案的制訂和實施在城市功能組織、綜合交通、綠色生態系統等方面建立完善城市的系統性工程;還要將海綿城市建設、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更新、黑臭水體整治等住建部主抓的試點工作同城市設計工作融合起來,使市政工程建設同景觀設計、城市公共空間塑造等內容相綜合、相協調,提高市政工程措施的美學價值和景觀生態價值,使一系列公共財政投入最后轉化為市民和游客看得見、摸得著、可體驗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和高品質的城市環境。三亞的“雙修”工作是常態下的一種長期行動、理念和意識,需要分期實施,從治亂增綠到更新提升再到為城市增光添彩。
16:00
19:30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琦帶隊在鹿回頭山頂檢查城市夜景燈光工程項目建設情況,聽取了設計單位對三亞夜景觀工程的整體介紹。
20:30
10月14日,分頭行動,落實整改措施
9:30
豐興隆橋頭公園、解放路(示范段)綜合環境建設項目的整改協調會在三亞市應急中心召開,由三亞市住建局局長王鐵明主持,豐興隆橋頭公園及解放路(示范段)的甲方、設計、施工、監理參加了會議。中規院參加人包括:王忠杰、梁崢、馬浩然、杜恒、周勇、趙晅、劉纓、齊莎莎等。
在整改協調會上,中規院專家杜恒、趙晅、馬浩然、劉纓發言,向在場的各單位及部門通報了張兵總規劃師10月13日晚上在市政府“雙修”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主要項目問題,并針對豐興隆橋頭公園、解放路示范段的施工質量問題逐一給出了解決方案。王鐵明局長提出,為確保“雙修”現場會的效果,豐興隆橋頭公園、解放路示范段問題必須嚴格落實解決,并要求施工單位在近期內整改到位。
同時,白楊和丁戎參與規劃局雙修展板修改會議,會上指出了各個項目展板的制作要求,需要各設計單位在10月17號之前按照最新要求修改展板。(趙晅、齊莎莎提供.)
14:00
王忠杰、梁崢、馬浩然、周勇、趙晅在三亞市應急中心與麥賢豐、莫啟鉆、洪宇等項目經辦人進行溝通,對豐興隆橋頭公園、照明示范段的到款情況,解放路(示范段)的設計合同及補充協議等內容進行溝通,并對主要內容達成了共識。
住建局黎局帶隊考察月川綠道施工現場,要求豐興隆施工單位提高施工精度及施工工藝。考察結束后,齊莎莎與綠道施工單位在現場確定新增廊架的具體位置。王忠杰和馬浩然在應急中心處理設計費相關事宜,后又前往林業局商量抱坡嶺停車場的改造設計工作。(趙晅、齊莎莎提供.)
18:00
齊莎莎與德國漢諾威公司及上海市政院對接公園水系水位及駁岸設計整改問題,明確由上海市政院修改駁岸部分圖紙,提高安全平臺標高,中規院方配合修改相關植物變更圖紙。
21:00
10月15日,向公眾普及、宣傳
9:30
聽眾席人氣超旺,年輕的學子們聚精會神地聆聽一座城市的成長故事......
至此,為期3天半的“流水賬”結束
三亞“雙修”項目組全體人員在三亞的“雙修”實踐創新之路上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弘揚了中規院人始終秉承的愛崗、敬業精神,為我們的三亞集團軍點贊、喝彩!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相關鏈接:
·住房城鄉建設部黃艷副部長調研三亞“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要聞
·“‘雙修’讓三亞更美好”——三亞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規劃項目系列報道·壹:住建部領導高瞻遠矚 運籌帷幄
·“雙修”縱橫談(上):張兵:三亞“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介紹│會議專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