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Medea是省內一所211大學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前就拿到某國字頭銀行無錫分部錄取通知書,讓其他同學十分羨慕。然而7月份入職后,Medea的心情卻越來越糟糕,最終決定辭職。在交流論壇上,她寫道:“因為營業廳人手不夠被強行安排上了柜臺,真是心累。看著那些整天對人頤指氣使的客戶每天都不開心,提心吊膽怕業務出錯。不想這樣過下去,已決定辭職考研,感覺還是學校好。”
網友“五花肉”發帖抱怨說,自己辭職后現在的心情十分復雜。“第一家是廣告公司,加班累點可以忍受,但是有一天領導居然讓我幫她接孩子放學,實在太過分了,我又不是保姆,一氣之下辭職了。”
上文提到的醫藥代表李磊也有話說:“你看現在招聘網站幾乎每天都有公司招醫藥代表、銷售代表,因為能堅持下來的太少了。原因很簡單,一個是錢少了,再一個就是活兒太累,加班多。”以李磊所在公司為例,應屆生實習期長達6個月,其間只拿基本工資的80%(約2000多元),沒有任何提成,付完房租所剩無幾,但公司任務考核卻不打折扣。所以不少應屆畢業生熬不到實習期結束就辭職了。
應屆生們曬出的辭職原因很多,有嫌工作地點離家遠的,有說食堂飯菜太難吃的,有嫌棄領導總是板著臉的,還有討厭上司半夜發微信布置任務的。
58同城調查數據顯示,從“閃辭”原因來看,因工資低、福利待遇差而“閃辭”的人數占比最大,高達30.53%;學不到經驗,無法提高自身能力而辭職的人占比22.57%;受夠可怕加班和想再出去逛逛的分別占13.29%和10.46%;無法應對好人際關系的占比9.87%;想回老家發展的占7.40%。
數據統計
過半實習生月薪低于2600元
而趕集網近日針對實習生收入及工作生活狀態進行的大數據調查顯示,有54.6%的實習生平均薪酬在50-120元/天之間,按每個月22個工作日計算,那么折合月薪就是1100元-2600元之間。這個月薪水平對于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實習生來說,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在省吃儉用之余就只能依靠父母資助來度過這段尷尬期了。業內人士表示,薪資待遇仍是影響就業或辭職最關注的重要因素,工作時間不穩定,無法提供成長機會等因素,成為了“閃辭”現象頻現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也存在應屆畢業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差、抗壓能力弱,心態不穩定,低視一些“藍領”崗位等個人因素的較大影響。
■延伸閱讀
金融、IT、電商老板最慷慨
那么,什么行業的實習生和新入職菜鳥最幸福?趕集網調研數據分析顯示,金融業、IT互聯網、電子商務成為實習生平均薪酬最高的三個行業。在這三個行業中,有50%-60%的實習生平均月薪最高可達2600元,超過10%的實習生每月可拿到4400元。而制造業、文化娛樂、零售業則成為了實習生平均薪酬最低的三個行業,平均70%以上的實習生月薪保持在1100-2600元之間,20%的實習生月薪甚至只有1100元。
業內分析認為,造成這種實習生薪酬高低之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所在行業的技術含量。
近半畢業生拒絕“裸辭”
調查數據還顯示,大部分應屆畢業生在“閃辭”時會考慮自身生存問題而不輕易選擇裸辭,但由于處事經驗不足,對自身的職場定位不準,無法快速適應所處的工作環境及崗位,“一言不合就裸辭“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不過,47.35%的應屆畢業生完全不認可“裸辭”。持“裸辭”與被惹毛才會“裸辭”觀點的應屆生占比分別為三成和兩成。
對此,58同城招聘負責人劉侃表示,一般來說,初入職場的應屆生閃辭關鍵在于對自身期望過高而現實卻比較骨感。他同時表示,一般職場新人對一個行業從陌生到熟悉至少需要三年時間,而閃辭的結果很可能讓之前對行業的積累歸零,建議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