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中國歷史五千多年間,出現過的政權成百上千,但依據正統所歸、疆域大小、威望強弱等標準,能稱之為王朝的卻只有二十幾個。在這大大小小的王朝當中,就不得人心的程度而論,再沒有一個朝代能超越后梁。那么,后梁皇帝們的表現都怎樣?最終結局如何?
朱溫弒殺唐昭宗、哀帝后稱帝,帝位來路不正
后梁的開國皇帝-太祖朱溫是晚唐宋州碭山人,祖父和父親都是半耕半讀的學者,家庭條件相對較好。不過朱溫跟劉邦一樣,自幼頑劣無賴、不事生產,因此經常遭到鄉親們的鄙視(“不事生業,以雄勇自負,里人多厭之。”見《新五代史·卷一》)。私鹽販子黃巢聚眾起兵后,朱溫加入叛軍隊伍中,并跟隨他征戰南北,立下赫赫戰功。黃巢攻取長安、僭號稱帝后,便進拜朱溫為同州防御使。
朱溫鎮守同州期間,負責防備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由于屢屢戰敗,由是遭到黃巢的斥責。朱溫惶恐無計,便在王重榮的勸說下反正,并被唐僖宗賜名為朱全忠,時在中和二年(882年)。次年,黃巢兵敗逃出長安,朱溫出任宣武節度使,奉命與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一起剿滅黃巢的殘余。此后,朱溫以大梁為中心,開啟逐鹿中原的歷程。
五代十國初期形勢圖
經過20余年的征戰,朱溫陸續吞并中原地區大部分藩鎮,成了唐朝末年最有實力的軍閥。隨著地盤和勢力的不斷擴充,朱溫逐漸滋生異心。為此,他一方面和宿敵李克用(河東)、李茂貞(鳳翔)、楊行密(淮南)作戰,一方面則挾持唐昭宗,成功地把持朝政。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朱溫命人弒殺唐昭宗,隨即扶立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帝。3年后,朱溫又廢黜唐哀帝,自建后梁帝國。
后梁全盛時,占有河南、山東兩省及河北南部、陜西東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西北部、湖北中北部等地,面積約有56萬平方公里。雖然在各個政權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但不承認其正統地位并與之連年鏖戰的政權卻很多,其中最大的勁敵,莫過于割據河東的李克用父子。朱溫在位期間,與河東大小數十戰,非但沒有將對方消滅,反而使得本方勝少敗多、疆土日蹙,讓其好不心焦。
朱溫計劃立義子朱友文為帝,結果被親兒朱友珪所殺
朱溫雖然有數位親生子,但最欣賞的卻是義子朱友文(原名康勤),并在病重時做出決定,打算立他為太子。與此同時,朱溫為防止次子朱友珪爭位,便打算將其貶黜,不巧計劃被兒媳張氏探知,并派人告知朱友珪。朱友珪既憤恨父親不肯傳位給他,又擔心被貶后會遇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領親信入宮弒殺其父,時在乾化二年(912年)六月。
朱友珪弒殺其父后,隨即自立為皇帝,并改元為鳳歷。然而朱友珪自幼素無節操、奸猾陰詐,加之生母身份低賤,一直得不到皇室和公卿大臣們認可,再加上他背負著“弒父”的罵名,所以從一開始便面臨著巨大的合法性危機。朱友珪為了穩固皇位,便大肆收買、籠絡禁軍將領和各地藩鎮,然而錢財雖然花了很多,但卻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
朱友珪僭號不滿一年,便死于非命
朱友珪既然得位不正,再加上在位時荒淫無度,逐漸地便盡失軍心、民心。在這種局面下,大將趙巖(朱溫女婿)、袁象先(朱溫外孫)、天雄軍節度使楊師厚等人密謀發動政變,決定事成后擁立朱溫第四子朱友貞為帝。風歷元年(913年)二月,袁象先率禁軍殺入宮中,朱友珪走投無路,為避免被俘后受辱,便命侍衛馮廷諤將其殺死。朱友貞登基后,追廢朱友珪為庶人。
朱友珪死后,朱友貞在群臣的“擁戴”下登基,是為梁末帝。朱友貞在位時,后梁的國運已呈江河日下之勢,在與河東的戰事中敗多勝少,導致疆土日蹙,局勢岌岌可危。然而在國家危亡之際,朱友貞卻疏遠公忠體國的老臣敬翔、李振等人,并重用趙巖、張漢杰等無能之輩,局勢該如何發展,便可想而知了。
朱友貞重新奸佞,結果身死國滅
龍德三年(923年)十月,趁梁軍主力屯于河上之際,后唐大將李嗣源率軍奇襲幾乎不設防的大梁(此時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存勖已經復唐稱帝,史稱后唐)。朱友貞自知無路可逃,便在城破前命侍臣皇甫麟將其殺死(“戊寅夕,麟進刃于建國樓之廊下,帝崩。”見《舊五代史·卷十》),終年36歲。朱友貞死后,被李存勖追廢為庶人。至此,立國僅16年的后梁滅亡。
史料來源:《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