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所周知德國二戰時期軍工業非常牛逼,上次小編給大家看了一些德軍的輕武器,這次為大家帶來德軍的超級重炮,重要的事說三遍“一定要堅持看完”,“一定要堅持看完”,“一定要堅持看完”,最后三種絕對讓你大吃一驚,因為實在是太逆天了!!!
1、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
此炮為德國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仿制品,在KWK36型37mm反坦克炮設計階段就簽約購買了資料,1936年全炮制作完成。由于日本不使用被帽穿甲彈,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離,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發射被帽穿甲彈低10mm左右。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炮管炮身還被日軍95式輕戰車選用,稱做94式戰車炮。
2、105mm s. K18加榴炮
該炮在德國并不受歡迎,其主要原因是較為沉重的重量和威力偏小的較小口徑,德國人更傾向于150mm的加農炮,在德國主要裝備步兵師和裝甲師的重型火炮營,但使用最多的是海岸炮兵的獨立火炮營,二戰后主要在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軍隊服役。
3、128毫米K44加榴炮
為了在火炮上趕超蘇聯的122毫米火炮,這是德國人發展的第二種火炮:128毫米K44重炮。該炮性能不僅超過蘇聯的122毫米坦克火炮,而且也超過捷克斯洛伐克Skoda工廠研制的128毫米K43重炮。該炮射擊時設計了四輪炮架,主要提高火炮的射擊穩定性。限于戰局惡化,專門為射擊狀態專用的4輪炮架沒有來得及生產。
4、2.8cm Granatwerfer迫擊炮
三四型迫擊炮的短管型被稱作四二型迫擊炮〔Granatwerfer 42〕,外號“樹樁投射器〔Stummel-Werfer〕”。
5、150mm K39加榴炮
德國150毫米K39加農炮,克虜伯公司生產了2門原型炮,后來量產型與原型的主要區別是炮架的不同,量產型的150毫米K39重炮使用了其他火炮的炮架。
6、Granatwerfer 42迫擊炮
三四型迫擊炮的短管型被稱作四二型迫擊炮〔Granatwerfer 42〕,外號“樹樁投射器〔Stummel-Werfer〕”。身管長僅為747毫米,炮重也減輕到26千克,炮口初速110米/秒,最大射程1100米。由于射程太短,該炮僅在一九四三年生產了一千五百九十一門,并且主要供空降兵使用。
7、4.17cm K18加榴炮
K18是二戰時德軍的重型火炮,它和Mrs18 21CM火炮使用同樣的炮架,擔負同樣的任務,并于1942年后完全替代了后者。雖然K18是一種技術含量高和極好的武器,但由于它造價高,機動性差,組裝和拆卸困難,最后很多都被部隊丟棄或被盟軍繳獲而損耗掉。
8、240毫米K3加榴炮
240毫米K3重炮是二戰爆發前,1934年中期由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開始進行研制的,直到1939年才制造出第一門樣炮。1941年,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與國防軍關于240毫米K3重炮的生產合同轉移給克虜伯公司,由克虜伯公司繼續生產。為了增加火炮的射程,德國人將反坦克炮上面的“錐膛炮”技術再次運用在240毫米 K3重炮上,火炮炮膛底部為240毫米,炮口為180毫米,中間有2節炮管連接成,整個炮管有熱護套,由于該炮采用“錐膛炮”的原理設計,所以其出膛初速度得到很大提高,射程也大大增加,該炮的增程炮彈最大射程為52公里。
9、75mm IG 42步兵炮
1944年初,東部戰線蘇德戰場兩軍激烈攻防戰中,德軍士兵大量抱怨其裝備的75毫米 le. IG18的威力有限。加上在與蘇軍的交戰中損失嚴重,火炮數量不足。前線急待補充新的大威力的步兵火炮,以抗衡蘇軍步兵和坦克的潮水般的進攻。為此,克虜伯公司又重新啟動了早已擱置幾年的IG42步兵炮的研制生產計劃。
10、280毫米利奧波德列車炮
此列車炮在二次大戰東西戰線均有其影子,最有名之“ 安齊奧之役 ”曾給予過美軍部隊不少苦頭。
11、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
卡爾600mm自行迫擊炮,不是重型坦克,賽過重型坦克,有人稱他為超級戰車。1934年希特勒上臺伊始,便積極擴軍備戰,為發動侵略戰爭做準備。為了能攻陷馬奇諾防線一類堅固設防工事,希特勒對一些重型兵器青睞有加,重型迫擊炮便是其中的秘密武器之一。
12、“巴黎”炮
德國克虜伯公司研制的一種口徑為209.8毫米的重型加農炮。1918年制造,最初以制造公司總裁貝爾塔·克虜伯夫人的名字命名為“貝爾塔”炮。1918年3月23日開始用于炮擊法國首都巴黎,后被稱為“巴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