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心水案
1.心水案(陽虛水泛證)
趙某,男,86歲,2011年1月13日初診。主訴:心悸伴下肢浮腫數日。病史: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病史十余年,常服用擴冠藥物。近2個月來出現精神委靡,身體乏力,下肢浮腫,心率偏慢。心電圖提示平均心率45次/分,T波改變。西醫建議安裝心臟起搏器,慮其風險較大,患者故選擇中醫治療。診時患者神疲乏力,動則氣促,下肢浮腫,畏寒肢冷,間有胸悶不舒,小便量少,胃納一般,大便通暢,夜寐尚可。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遲。檢查:心率約40次/分。西醫診斷:慢性心功能不全。
辨證:宗氣不足,心陽衰微,水濕內停,夾有瘀血。
治法:遵升補宗氣及“離照當空,陰霾自散”立法。
處方:生黃芪30g,黨參15g,升麻6g,蒼術10g,白術10g,蔓荊子15g,葶藶子15g,熟附子6g,赤芍15g,白芍15g,防風10g,防己10g,桂枝3g,豬苓15g,茯苓15g,澤瀉15g,澤蘭15g,車前草15g,川芎15g,麻黃6g,炙甘草6g,14劑。
二診:進參附五苓法切中病機,氣促見平,下肢浮腫有減,舌胖,苔白,脈沉細。陽虛血瘀,仍以溫通為事。
處方:生黃芪20g,黨參15g,升麻6g,蒼術10g,白術10g,蔓荊子15g,葶藶子15g,熟附子3g,赤芍15g,白芍15g,防己10g,桂枝4.5g,豬苓15g,茯苓15g,澤瀉15g,澤蘭15g,益母草30g,當歸10g,麻黃6g,炙甘草6g,14劑。
上方加減治療1月余,患者心率達到65次/分,下肢浮腫基本消退,精神轉佳。上方基礎上加減,繼續鞏固療效。
按:患者久患胸痹,宗氣不足,累及心陽,陽不制水,水濕泛溢,加之病久有瘀,故取升補宗氣為主,溫陽活血為輔。參附湯振奮心陽;取澤蘭、澤瀉、車前草、益母草活血利水,使瘀從水道而去;黃芪、赤芍、防風三藥合用,為王清任之黃芪赤風湯,益氣活血,且防風有“風能勝濕”之功。宗氣得升,心陽得振,水濕得利,藥到而病減。
——顏氏內科學術經驗叢書——顏乾麟醫話醫論醫案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心水案(氣虛血瘀證)
孔某,女,65歲,1983年4月28日初診。浮腫屢發10余載,勞則加重,下肢按之凹陷,足腫不能著鞋,面部虛浮,心慌頭暈,氣短乏力,小便短少,納減寐差。苔白舌淡,脈細緩遲。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緩;心電軸+70°。
辨證:老年心脾兩虛,氣不化水,停留肌膚,兼心血瘀阻。
治法:健脾益氣,溫陽行水,佐活血強心。
處方:黃芪、黨參各30g,白術、云苓、澤瀉、大腹皮、丹參、當歸各15g,防己、附片各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棗5枚。
服藥8劑,浮腫消退,午后下肢微感郁脹,繼用前方調理鞏固。
按:運用張仲景防己黃芪湯加味治療各類水腫屬氣虛者,除選防己黃芪湯為主方外,多隨癥酌加黨參、云苓、澤瀉、豬苓、大腹皮、附子、丹參或當歸等藥。加黨參、云苓、澤瀉旨在助防己、黃芪加強利水消腫之力;加附子旨在溫腎助陽、蒸化水液;加大腹皮旨在行氣利水,是基于氣行水行之說,其本身又具利水消腫之功;加丹參或當歸旨在調和血分。西醫學認為活血藥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有利水分的排出。
——防己黃芪湯治療水腫舉隅[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12):153-155. 



3.心水案(氣虛血瘀、脾陽虛弱證)
患者,男,59歲,2008年5月11日初診。主訴:胸悶氣短、雙下肢浮腫2年,加重1個月。患者于1988年5月10日首次出現胸悶、胸痛、氣短,經某醫院診斷為陳舊性心肌梗死,給予復方丹參片、冠心蘇合香丸、消心痛等藥物治療后好轉。本次因勞累過度、心情郁悶誘發病情加劇,西醫診斷為陳舊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于1990年5月11日來院診治。現癥: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下肢浮腫,小便短少,納差便溏,脘腹脹滿,畏寒肢冷,面色晦黃,神疲倦怠,體態肥胖,聲音無力。舌質暗淡,舌體偏大,舌苔白滑膩,脈象沉細無力。心率84次/分,律齊。血 壓124/86mmHg。心電圖檢查: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
辨證:氣虛血瘀,脾陽虛弱。
治法:益氣化瘀,溫脾利水。
處方:袁氏養心靈方加減。
黨參15g,黃芪20g,丹參20g,三七粉3g(沖服),白術15g,茯苓20g,干姜10g,淫羊藿15g,桂枝6g,炙甘草6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二診:服上藥7劑后,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明顯好轉,下肢浮腫、小便短少減輕,納差便溏、脘腹脹滿好轉,畏寒肢冷改善,面色仍晦黃,神志清醒,聲音清晰,脈象沉細無力好轉。舌質暗淡,舌體偏大,舌苔薄膩。血壓120/80mmHg,心率75次/分。上方加炒葶藶子15g,車前草20g以寬胸利水、滲濕化痰。
三診:服上藥7劑后,面轉紅潤,精神、體力有所恢復,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基本控制,小便增多,下肢浮腫明顯消退,納差便溏、脘腹脹滿繼續好轉,神疲肢冷改善,面色漸現紅潤,聲音有力。舌質淡紅,舌體偏大,舌苔薄白,脈象沉細緩和。血壓120/70mmHg,心率70次/分。為改善胃腸功能,上方去炒葶藶子、車前草,加焦山楂20g,生麥芽20g以消食和胃。
四診:再服上藥7劑,精神體力恢復,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未再發作,下肢浮腫消退,食欲增加,大便成形,脘腹脹滿消失,面色紅潤,神志清楚,聲音有力。舌質淡紅,舌體偏大,舌苔薄白,脈象沉細緩和。血壓120/70mmHg,心率70次/分。為鞏固療效,守上方繼服7劑。其后多次隨訪,無明顯不適,日常生活已恢復正常。
按:患者素體肥胖,吸煙日久,患心肌梗死2年,因勞累過度、心情郁悶誘發病情加劇。蓋胖人多濕多痰,少氣少血,陳士鐸《石室秘錄》云:“肥人多痰,乃氣虛也,虛則氣不能運行,故生痰之。”痰濕陰邪,損傷脾陽,水不化氣,痰濕愈甚,《景岳全書》云:“蓋水之與氣,雖屬同類,但陽旺則氣化,而水即為精;陽衰則不化,而精即為水。”勞傷心脾,郁則氣滯,氣滯則血瘀,形成了氣虛血瘀、脾陽虛弱的基本病機。陽虛濕盛,胸陽不展,氣不帥血,心脈瘀阻,故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中陽不足,氣不化水,水濕泛濫,故下肢浮腫、小便短少;脾陽不振,運化無力,故納差便溏、脘腹脹滿;脾虛血少,心陽不振,故面色晦黃、畏寒肢冷;舌質暗淡、苔白滑膩、脈沉細無力,皆為心脈瘀阻、脾陽虛弱、水聚痰濕、心氣不足之證。方用黨參、黃芪,補元氣、益心氣、養肺氣、健脾氣,有利于通心脈,肺氣輸布;丹參、三七養血補血,活血化瘀;合苓桂術甘湯溫陽化水。全方共奏益氣化瘀、溫脾利水之功,心氣漸復,濕邪漸退,心脈漸暢,胸陽漸展,故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明顯好轉。
——益氣化瘀、理氣行水法治療胸痹心水病[J].中醫研究,2010,23(7):70-7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醫案討論13:三合法治高齡老人下肢水腫驗案
關于茯苓的幾則短醫話
【顏德馨/鄧鐵濤:風濕性心臟病經驗】
下肢水腫---防己黃芪湯
防己黃芪湯加減治下肢無力案
【同藥不同效】黃芪名醫驗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罗源县| 若羌县| 沂南县| 长丰县| 尉犁县| 东辽县| 玉林市| 六安市| 宣汉县| 祁门县| 黄龙县| 阳曲县| 伊宁县| 唐山市| 余江县| 信宜市| 定结县| 广灵县| 崇礼县| 平和县| 西华县| 彭州市| 瑞丽市| 米泉市| 南郑县| 黔西县| 仁布县| 汉中市| 垫江县| 道孚县| 霍城县| 祥云县| 东方市| 江门市| 奉节县| 南城县| 锡林浩特市| 永仁县| 年辖:市辖区|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