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歲,確診肺癌2周就診。
2005年11月,患者咳嗽咯血一次,當時未予重視。2006年10月24日,患者再次咯血,去當地醫院就診,胸片提示肺癌。遂去上海某??漆t院,CT檢查提示:左肺中央型肺癌,腫塊毛刺狀,大小5cm×7cm×4cm,兩側肺門淋巴結腫大。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涂片找到癌細胞。家屬考慮病人體質和經濟情況,行化療一次,未予手術。患者因化療后體質較差,倦怠乏力而求治中醫。
患者既往為乙肝“小三陽”,十年前曾患有格林-巴利綜合征。有吸煙史30年,每天30支。患者胸悶氣急,咳嗽頻作,少痰,痰中帶血,體溫增高,最高37.8℃。
查體: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兩肺呼吸音粗,左上肺可聞及濕啰音,腹平軟,包塊未及。
2006年11月6日初診:患左肺中央型肺癌,化療1次,未做手術,體溫37.6℃,有阻塞性肺炎??人灶l作,少痰,痰黏滯厚稠。證屬肺陰不足,邪羈上焦,邪熱壅盛,當益氣養陰,清熱止咳祛痰。
處方:炙百部20克,麥冬10克,北沙參20克,干蘆根30克,浙貝母10克,玄參10克,銀花15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冬瓜子30克,生甘草10克,蒲公英30克,平地木10克,薏苡仁(包)60克。
上方適時調以炙紫菀、款冬花等,其中薏苡仁每天早上煮粥食,以代早餐。服藥1個月,體溫不升,但是由于化療之后口干舌燥,夜間汗出不止,再次診治。
2006年12月18日診:患左肺中央型肺癌2個月,化療1次,未做手術。服藥后咳嗽已瘥。現癥見口干索飲,頭昏重,夜間汗出透衣,舌紅苔少,脈弦。治以扶正祛邪,益氣養陰。
處方:黃芪30克,北沙參20克,女貞子15克,豬苓30克,茯苓30克,玉竹20克,天花粉15克,烏毛豆30克,煅龍牡(先煎)各15克,貓人參4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仙鶴草30克,平地木15克,七葉一枝花15克,紅棗30克,薏苡仁(包)60克。
上方以神曲、佛手片、桔梗等隨癥出入。2月之后,諸癥均減,唯咳嗽仍具,痰中帶血偶作。
2007年2月12日診:患者胃納一般,仍有咳嗽,偶爾痰中帶血,未見大咯血,舌紅苔淡,脈微數。證屬肺陰受損,灼傷肺絡,予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處方:仙鶴草15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5克,海浮石15克,茜草炭15克,白茅根30克,蛤粉炒阿膠10克,藕節30克,炒丹皮10克,川貝母6克,炙百部20克,白前10克,焦六曲10克,陳皮10克,平地木15克,薏苡仁(包)60克。
上方予側柏葉、血見愁、炙紫菀、炙百部、霍山石斛等隨癥消息,歷時4月余,諸癥轉穩。
2007年6月25日診:左肺中央型肺癌8個月,化療1次,未做手術。藥后咯血已止,咳嗽已瘥,口略干,氣略促,納欠展,苔薄,脈弦。治以扶正祛邪。
處方:南北沙參各15克,黃芪30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20克,豬苓30克,茯苓30克,貓人參4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炙百部20克,浙貝母10克,炒荊芥10克,老鸛草15克,佛耳草15克,炒甜葶藶子10克,紅棗30克,五味子10克,薏苡仁(包)60克。
服上方后,患者諸癥減。目前服中藥已2年,其間偶有發熱咳嗽,對癥治療后均轉安好,咯血亦未再現。未再作化療和任何西醫治療。中藥主方以扶正祛邪為主,加以對癥處理。
【評析】
肺癌多指原發性支氣管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有關資料表明,肺癌在全球發病率呈增長趨勢,但在病因的研究上仍沒有多大突破。在治療手段上,有外科手術、放射療法、化學療法等。肺癌預后甚差,80%病人于診斷1年內死亡,因此大多數學者用3年存活率報道其療效。
中醫雖無“肺癌”病名,但對肺癌的病因病機、癥狀、預后等,在“肺積”、“息賁”、“咳嗽”、“咯血”、“胸痛”、“結癖”、“癥瘕積聚”等病證中,都有相關的論述。
目前關于肺癌治療的辨證分型,上海劉嘉湘分為陰虛內熱、氣陰兩虛、脾虛痰濕、氣滯血瘀及陰陽兩虛5型;河南馬純正以復合證型進行辨證論治,將肺癌分為痰濕蘊結、肺脾氣虛,氣陰兩虛、痰瘀內蘊,陰陽兩虛、痰濁結聚,陰虛熱結、氣滯血瘀4型。以此羅列,不一而足,并無統一的標準。
中醫學認為,肺為嬌臟,位居華蓋,感受外邪,首先犯肺。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喜潤惡燥,不耐寒熱,易受內外邪氣侵襲,尤以肺之氣陰易于耗傷。一旦肺臟受邪,常表現為氣陰不足的證候。另外,脾、腎二臟氣虛也可影響及肺。脾為肺之母,母病及子,肺脾同??;腎為肺之子,子盜母氣,肺腎同病。二者均可導致肺氣不足,氣陰虧虛。加之多數患者嗜煙日久,熱灼津液,或房事不節,精血內耗,導致肺陰不足,陰虛內熱或氣陰兩虛?!罢龤獠蛔?,而后邪氣踞之”,外在邪毒得以乘虛而入,客邪滯留,氣機不暢,血行瘀滯,津液不布,聚津為痰,痰瘀交阻,日久形成積塊。
肺癌的各種治療手段均易耗損肺之氣陰,更加重肺的氣陰虧虛。如肺癌手術,術中失血,耗傷氣血津液,多表現為氣陰兩虛證;放射治療時,放射線“火熱毒邪”可傷及肺系,耗傷氣陰,故以氣陰兩虛、余毒未清為主;化療病人,由于“藥毒”損傷臟腑氣血,可出現胃腸道反應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應,表現為氣血陰液虧虛??梢哉f,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一個局部表現,常因虛而致病,因虛而致實,是多種內外致病因素長期反復作用的結果。其中氣陰兩虛貫穿疾病的始終,因此益氣養陰法是臨床治療肺癌的基本大法。
何老在長期臨床實踐中觀察到,中晚期肺癌均有不同程度的氣陰兩虛表現,可見神疲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咳嗽、痰中帶血等。分析其病機,多因外感六淫邪氣、四時不正之氣、煙毒穢氣等侵襲肺臟,羈留不去,致肺失宣肅,氣機不利,瘀毒積聚于肺而成。日久耗氣傷陰,絡脈失養,加之西藥化療進一步損傷正氣,使虛者益虛。肺主氣,肺虛氣失所主,則氣短,聲低氣怯;肺氣虛,衛外不固,則自汗;肺陰不足,則咳嗽少痰。治當益氣養陰。方中黃芪補益肺氣;麥冬、南北沙參育陰養血;五味子收斂肺氣并止汗,亦可生津養陰;百部、川貝母潤肺,止日久之虛咳;貓人參、白花蛇舌草等抗腫瘤。綜觀全方,益氣養陰為主,補而不滯,清而不伐,攻補同用,標本兼治。
值得一提的是,何老在腫瘤病人的處方中都會加“薏苡仁60克”,囑其每日煮爛,當早餐食。20世紀80年代開始,浙江中醫藥大學李大鵬院士就開始研究薏苡仁,從中提取有效成分,即薏苡仁脂油,制成可供動、靜脈注射用的康萊特注射液。經治療肺癌131例,總有效率(CR+PR)為20.61%,化療對照組(MAP方案)為25.23%,兩組無顯著差異,但在改善癥狀和生存質量、保護免疫功能及血象變化方面,康萊特組較化療組為優。目前,康萊特已經在美國、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通過臨床試驗,批準上市,成為中藥走向世界的先驅。何老對此所作出的實踐探索,也從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予他們繼續研究下去的信心。何老從中醫理論出發,最后得到現代醫學的證實,也是一位老中醫對中醫現代化作出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