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20g,焦白術10 g,淮山藥12g,山萸肉12g,黃連6g,知母10g,地骨皮15g
倦怠乏力明顯者加黃芪20g;小便量多而熱者加鳳尾草20g;苔白厚膩者加蒼術12g、菝葜20g;舌質偏暗者:加丹皮12g、丹參12g。
《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 糖尿病) 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脾腎虧損、氣陰兩虛證型:
主癥:口渴多飲、消谷善饑、尿多而甜、形體漸見消瘦;
兼癥:氣短懶言,五心煩熱,心悸失眠,溲赤便秘;
舌苔脈象:舌紅少津,或舌淡紅,苔薄或花剝,脈弦細。
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本草從新》:“ 太子參治氣虛,潤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咳” ;山萸肉,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作用。二者同為君藥,健脾滋腎。以淮山藥、焦白術,助太子參、山萸肉健脾滋腎之功。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除治療脾、肺、腎虛各證之外,對于氣陰兩虛型消渴頗有療效。焦白術性溫,味苦甘,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溫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魏晉時《名醫別錄》最先提出黃連治療消渴病之說,現代臨床亦多采用;知母性苦、甘、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除煩、生津潤燥的功效。地骨皮味甘、性寒,歸肺、肝、腎經,具有涼血、除熱、清肺降火等功效?!墩渲槟摇吩疲骸?解骨蒸熱,消渴,風濕痹,堅筋骨,涼血” 。此三藥共為佐藥,滋腎健脾,且能清熱養陰,共同增強降糖之功效。本方既健脾滋腎又清熱養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調整機體氣血陰陽,使其恢復平衡。
1.脾腎虧虛、氣陰兩虛是2型糖尿病病變之本糖尿病以消渴為特征,與津液代謝紊亂有直接的關系。中醫學認為,人體內的津液代謝與五臟皆有關系,但主要通過胃的攝入、脾的運化和轉輸、肺的宣發和肅降、腎的蒸騰氣化,以汗液、尿液和氣的形式排出體外。而在諸臟腑之中,又以腎最為重要。腎乃人體“ 先天之本” ,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所以,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 先天之本"腎的關系更加密切。腎陰、腎陽乃元陰、元陽,腎中所藏精氣是氣化作用的原動力,故腎精充足,腎中精氣氣化功能正常,體內津液才得以正常輸布和排泄,才能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當腎精先天不足,腎氣不固,腎陽衰危,固攝失權,即可出現多尿,大量水谷精微( 如葡萄糖等) 隨小便一同排出體外而出現尿有甜味等癥狀,正如現代臨床糖尿病患者尿常規檢查中出現尿糖( +) 、( ++) 甚或( +++) ?!端貑枴?六微旨大論》言:“ 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腎陰虧虛,無以制陽,導致陰虛內熱甚或陰虛火旺,出現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口干多飲,舌紅少苔等癥狀。正所謂“ 陰平陽秘” ,腎陰、腎陽任何一方發生偏勝或偏衰都會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 三多一少” 的癥狀。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糖尿病具有明顯遺傳易感性,發病與生長激素、皮質醇異常分泌有關,并與自身免疫失調,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這一切都與“ 先天之本”腎密不可分。
脾位于中焦,為“ 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內經· 經脈別論第二十一》說:“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素問集注· 五臟生成篇》說:“ 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 ,明確指出脾主運化的重要性。當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氣血生化無源,精微失散,則生化不足、津傷陰虛,肌肉失充,出現口渴多飲、神疲乏力、形體消瘦等臨床表現。正如《素問· 厥論》所云:“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慎齋遺書· 渴》日:“ 善多食不飽,飲多不解渴,脾陰不足也” 。王燦暉教授指出:氣能生津,基于脾的生理功能,脾為胃行津液,當脾氣虧虛,胃津無源,虛火內生,則見消谷善饑,嗜食肥甘厚膩,導致糖攝入量過大,超出代謝負荷,大量積聚于血液中,從而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等病理變化。正所謂:脾氣健旺,則胰腺分泌功能正常;脾虛則胰腺分泌功能紊亂,從而產生糖尿病的各種癥狀。
2.虛火內熱是2型糖尿病的病變之標
“ 熱” 是消渴患者特征性的表現,其性質多為“ 燥熱、虛熱” 。具體表現為:口干多飲,多食易饑,煩躁不安,形體消瘦,舌紅少苔等。陰虛則陽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陽勝則熱” ,火熱之邪又易耗氣傷津,呈現一派燥象,故糖尿病患者常易出現“ 三多一少” 癥狀。不少醫家均十分重視糖尿病陰虛與燥熱的關系,臨床多從此治療。如李氏將消渴分為陰虛熱盛型、氣陰兩虛型、陰陽兩虛型,并認為陰虛為導致本病發生、發展的內因,火灼津傷,內熱自然產生。
溫熱大師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指出:“ 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虧熱淫而已。” 王燦暉教授宗葉氏所說,認為糖尿病陰虛和燥熱互為因果,臨床常見陰愈虛燥熱愈盛,燥熱愈盛則陰愈虛的現象,故虛火內熱作為消渴的重要病理環節不可忽視??梢?,虛火內熱既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環節,也是其病變之標。
3.瘀、痰、濕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產物
盡管糖尿病的發病涉及到脾腎虧損、氣陰兩虛及虛火內熱,但本病的發展變化又與血脈瘀滯、痰濕內阻密不可分。瘀血是貫穿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糖尿病現代臨床關注的重點。《血證論》中說:“ 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而靜謐?!?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脾為后天之本,脾氣虧虛行血功能減退,無力推動血液正常運行,導致血液運行遲緩,瘀滯脈管,從而出現了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諸多并發癥?!端貑枴?至真要大論》中日:“ 諸濕滿腫,皆屬于脾” 。臨床中常能見到糖尿病患者舌淡胖苔厚膩,一派濕濁內阻之象,除了過食肥甘厚膩易聚濕生痰,直接導致內生痰濕以外,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濕,脾氣虧損則主運化水谷精微功能減退,致使脾胃升降失司,運化失職,津液代謝失常,水液停滯,故臨床常見糖尿病患者舌淡胖苔厚膩。濕濁作為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脾氣虧損,內生痰濕,痰濕停滯,又附而傷脾,二者互相影響,加重病情。
有研究表明痰濕產物易加重消渴,并提出了“ 痰濕體質” 的理論。樸氏提出,消渴病的主要病機為痰瘀互結,故治療上以化痰消瘀為主。根據消渴患者疾病過程中易產生痰濕等病理產物這一病機特點,在滋陰降火的基本大法之上配合化痰祛濕等中藥( 如蒼術等) 進行治療,在降低尿糖的同時降低血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