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國的百姓一直都保持著存錢的習慣,畢竟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于是為了防患于未然,我國的民眾大多數都將錢存到了銀行去。而從全球來看,我國的儲蓄率常年處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可見我國民眾對于存款是一種習慣了。
按照數據來說,在2005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民眾雖然開始走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我國仍舊有超過51%的儲蓄率,而當時的全球儲蓄率才僅僅是7.51%,可見國人對于存款是非常執著的,而到了2015年的時候,我國的民眾基本都已經生活得非常好了,而儲蓄率也下降到了46%,越來越多的人不單單是存款了,很多人也開始進行投資了。
對于國人來說,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尤其是今年開年出現的公共衛生事件下更是如此,這個時候就能看到存款的作用了,畢竟在很多人不能出門工作的情況下,沒有收入,只能用存款的狀態下,就看到存錢的重要性了。
對于國人來說,存款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能在緊急狀態下使用,有的甚至是為了自己的子女準備的,上學、結婚、買房、生育等等都是需要錢的,所以國人對于存款看得很重。而西方的很多國家的民眾,大多數都是愿意去享受,很多人都是刷信用卡,先把錢花完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下個月再去償還,可見國人跟西方人的思想的差異。
而對于國人來說,大多數人還是喜歡把錢存到銀行去,而不是去消費,去享受。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把錢存銀行也是一種賺錢的方式,就是吃利息也不少呢,而且賺的錢還是很穩定的,可以實現錢生錢。對于很多國人來說,可能存錢一輩子只是為了買一套房子,然后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所以雖然十多年來我國的儲蓄率有所下降,但是在我國很多家庭看來有錢還是首選存款的。畢竟拿去做投資風險太大,存起來的風險是非常少的,我國銀行倒閉是幾率非常少的,尤其是四大銀行。
而對于國家來說,如果民眾都把錢存起來,那么是一種資源的浪費,畢竟你把錢存在銀行是很難實現價值轉移的,錢是可以用于投資建設的。要知道在全球,我國的儲蓄率一直是最高的,就拿2018年我國的居民儲蓄率高達44.56%,而美國才僅僅只有18.58%,日本則高一點能達到27.84%,可見我國儲蓄率在全球各國的之高。
然而,這樣高的儲蓄率對于經濟建設卻不是友好的,而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火爆下,很多居民的存款紛紛從銀行流向了房地產市場,于是我國的居民儲蓄率也在逐年下降,而房地產行業也開始蓬勃發展。此后隨著房價的不斷上升,開始進行房地產投資的民眾越來越多,很多人將自己的積蓄都投入到房地產上,通過買房讓自己的資產增值。
而這樣的狀態下,我國的儲蓄率雖然下降了,但是僅僅依靠房地產是無法完全降低儲蓄率的,畢竟在如今這個“買房不炒”的時代下,買房的人群是越來越少,我國的儲蓄率仍舊處于很高的利率上。
于是為了降低儲蓄率,國家提出了新的方案,將開始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這樣有效讓居民儲蓄轉為長期資本進入資本市場,用于進行經濟建設,而這也標志著,我國14億的錢袋子,終于要被動了。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這其實是想讓高達8萬億的儲蓄資金,在此后用于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這也讓我國的金融結構可以進一步優化。其實這樣的方案在2009年就提出了,這樣以后,我國可以建設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有利于滿足市場上的金融產品的需求。
而這樣讓我國的儲蓄開始流向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而不是流向房地產市場,對于很多想要買房的人來說,這可能也是好事,畢竟房價上漲的空間少了。而我國的經濟基礎將開始大力發展。
未來,主要是為了滿足內需的發展,讓居民的儲蓄流動起來,死水變成活水,讓我國的經濟更加穩定的向前發展,而對于投資者來說,資本市場更加優良,股民可以更多地投入。
所以,未來儲蓄將可能變成經濟發展的前進動力。對于這樣的情況,網友是如何看待呢?畢竟你的錢將要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