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似水隨緣,自性天成永不歇;
莫問君行何處去?輕呤淺唱弄琴弦!
走過的路多了,你才慢慢明白,這一路上的風景,都只是途中遇見,僅僅與你當下的心情有關,你帶不走絲毫,也留不住片響,甚至越來越不明白,我們究竟是為何而來?又究竟是為何而去?若生心生歡喜,這一路都是風光,自然沉迷眷戀,流連忘返;若是悵然失落,這滿目都是瘡痍,頓生煩惱厭倦,加速逃離。所以來來去去,都是天然的緣分,沒有半毫,與所謂的你,存在著交織和關聯,人生天地間,匆匆一過客,如白駒過隙,如露亦如電,都只是歲月光陰的一個幻影,生老病死,轉瞬之間……
這世間,唯一永恒不變道體,為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何為一?一,道生之物也!道生一,一即太極,太極即混沌,混沌即陰陽未判之真元,真元即恒常不變之道性也!這一,即一非一,一即一萬,一萬即一,不可說時為道,可說時又為理,不可見時為性,可見時又為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生命之源,道性之體,萬物之母,隨緣隨性,隨遇隨化,霧、雨、露、冰、精、血、液、氣、神、云、煙、鹽等,都是水的不同化身和分身,千變萬化,上天入地,無有真形,因而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恒常如故……
人生若似水隨緣,自性天成永不歇!道理總是如此的簡單,真要做到,卻是極致的艱難,說到艱難,總是想到爬山,因為這是個消耗體力的死辦法,當你制定目標,規定時間,挑戰極限的時候,你的內心是緊張的,弦是緊繃的,若是平時缺乏反復的鍛煉和積累,體力不支,用力一猛,揮汗如雨,喘氣如牛,還沒半路就會虛脫,這就叫做欲速則不達,有如負重前行,咬牙切齒,結果傷筋動骨,一旦摔倒或暈厥,連爬起來的氣力都沒有,工地上干活的民工、電視劇里的打星、搏擊臺上的拳手,還未到老年,都是一身的病痛……
若水隨緣,是一種觀念上的覺悟,歷練上的修為,處世上的智慧,不在精進,不在勤修,更不在奮斗和爭取;而是一份心性上的淡泊與安然,修為上的靜處與內斂,行動上的豁達與灑脫!我們常常身心不自在,一方面是有如上文所提到的用力過猛,另一方面是因為想的太多在乎太多,身心都處過度勞累當中,造成生物鐘紊亂,與大自然能量磁場失調,與水性悖逆,想不明,看不開,放不下,行不來,不舍不得,不忘不悟……
若把萬般都放下,心清意凈自隨緣,如水!人生本如過客,萬般造化全由心境使然:你若心生歡喜,歡喜的事物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你若心生惆悵,惆悵的景象自然出現在你的眼簾!得失均在一念間!只是那些過往的記憶,以及你所期望的未來,都需時間的沉淀,亦系于一念緣起;過往不計,此需放下,放下自隨風而散,與人自然不起爭執;未來未來,此需隨緣,不必念念在心惦記或提醒,徒勞無益,你只需點滴隨緣,忘了初心或愿景,才合天真,冥冥之中天機引領,一切自有安排,無需掛懷,此叫去執,前后兩執,過去未來,甚至也無當下(當下亦執),非去來今,千般不計,一切隨緣,萬事隨緣……
該有的,總少不了,無需惦記!
該來的,總自會來,無需提醒!
力求的,總求不到,不如放下!
求來的,也留不住,不如看開!
失散的,再合不攏,不如看透!
合攏的,亦會離開,仍需隨緣!
當下的,便是遇見,當作花開!
遇見的,莫作分別,惡無所住,善自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