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和經驗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俄國教育家岡察洛夫
孩子寫作文是不是總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短短結束?那是因為他沒有養成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經常進行觀察力的練習可以幫助孩子們改善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
觀察力與注意力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所以觀察力的練習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5種方法簡單易練,孩子也能夠堅持下來。
靜視 —— 一目了然
1、讓孩子在房間里或屋外找一樣東西,比如表、自來水筆、臺燈、一張椅子或一棵花草,距離約60厘米,平視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視這一件物體。
默數60~90下,即1~15分鐘,在默數的同時,要專心致志地仔細觀察。孩子閉上眼睛的時候,要求他努力在腦海中把該物體的形象勾勒出來,并盡可能地用文字描述細節特征。然后讓孩子重復細看一遍,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加以補充。
2、孩子訓練熟練后,逐漸轉到更復雜的物體上,觀察周圍事物的特征,然后閉眼回想。重復幾次,直到每個細節都看到。
可以讓孩子觀察地平線、衣服的顏色、植物的形狀、人們的姿勢和動作、天空白云的形狀和顏色等。
孩子在觀察的時候,要不斷改變目光的焦點,讓孩子盡可能多地記住完整物體不同部分的特征,記得越多越好。在每一次觀察之后,閉上眼睛,用心靈的眼睛全面地觀察,在腦海里不斷的加深印像,達到全方位記憶。
3、還可以讓孩子去觀察名畫。讓孩子通過觀察描述與原物加以對照,力求做到描述精微、細致。
在用名畫作練習時,讓孩子通過形象思維激發自己的感情,在觀察的過程中產生興趣,由興趣啟發到想象。
這樣,不僅可以改善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記憶力和創造力。因為在孩子制作心中的新形象的過程中,吸收使用了大量清晰的視覺信息,并且把它儲藏在孩子的大腦中。
行視——邊走邊看
讓孩子以中等速度繞著房間走一圈,迅速留意盡可能多的物體?;叵?,讓孩子把所看到的盡可能詳細地說出來,然后回想其畫面和具體的物品擺放。
所謂“心明眼亮”,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鍛煉視覺的靈敏度,鍛煉視覺和大腦在瞬間強烈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孩子從內到外更加聰慧。
拋視——天女散花
取25塊到30塊大小適中的彩色圓球,或積木、跳棋子,其中紅色、黃色、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各占三分之一。將它們完全混合在一起,放在盆里。用兩手迅速抓起兩把,然后放手,讓它們同時從手中滾落到沙發上,或床上、桌面上、地上。
當它們全部落下后,讓孩子迅速看一眼這些落下的物體,然后轉過身去記憶,憑剛才的記憶,寫出每種顏色所包含的數量,檢查是否正確。重復這一練習10天,在第10天看看孩子的進步。
速視——疏而不漏
取20張7厘米見方的紙片,每一張紙片上面都寫上一個字母,字跡應清晰、工整,將有字的一面朝下。(也可用撲克牌)
讓孩子用5秒的時間仔細看它們。孩子轉過身,憑著剛才的記憶把所看到的字母寫下來。緊接著,用另10張紙片重復這一練習。每天這樣練習三次,重復10天。在第10天看一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多大進步。
統視——盡收眼底
讓孩子睜開眼睛,但不要過分以至于覺得不舒適。讓孩子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視正前方,觀察視野中的所有物體。
堅持10秒鐘后,回想所看到的東西,憑借剛才的記憶,將所能想起來的物體的名字寫下來或者描述出來。重復10 天,每天變換觀察的位置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