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悟空官方邀請,我是樸素思維。
有錢人是怎么掙錢的?題主這個問題,相信會引來不少的眼球。說起來,有錢人怎么掙錢其實是個很復雜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簡化一下也許會更好分析。
問題改成:有錢人賺錢與普通人賺錢有哪些區(qū)別?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聊聊。
很多的生意看上去收益率并不是那么好,只不過普通人根本達不到那個門檻而已。舉個例子:
開一家工廠投資1億人民幣,年收益率10%,一年收益1000萬;
做煎餅攤,投資2000元人民幣,年收益率1000%,一年收益2萬;
這便是投資上的量級優(yōu)勢,就算做煎餅攤收益率再高,利潤再大,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有錢人。
最近網(wǎng)上經(jīng)常有一種論調(diào):那些整天講“窮人思維”人,如果讓有錢人過幾年窮人的生活就知道,他們根本不是思維不思維的問題,而是非常的努力才可以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
我的觀點是:確實有“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只不過思維不是講出來的,更不是簡單的從別人那里復制過來的,而是靠個人的悟性去體悟來的。思維不可以凌駕于現(xiàn)實而存在,而應該基于現(xiàn)實而存在。
富人對于投資來講,他可以找一群人作為智囊來為他分析并做出最終的合理決定,而窮人做決定只能考慮眼下的決定會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
富人對于買東西,他可以只挑貴的不去討價還價,因為他可以節(jié)省出時間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而窮人買東西,盡可能的去尋找最物美價廉的商品,因為窮人的時間不浪費在對比價格上也可能浪費在了游戲、睡覺、玩樂等事情上,因為沒有更多有價值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手自來。”這是一句老話,這里的“貨”是指“財貨”“資財”。
進一步講就是人有了錢,自然而然的會集聚一群附庸的人,這些人有的是純粹為了巴結,有些人是為了利用,還有些用為了合作共贏……
人脈有了,就會有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人賺錢可能,單是這一方面,普通人就永遠無法逾越。
心態(tài)問題說來有點空,但也是事實存在的。所謂有錢人,他們的財富基數(shù)一定達到了一個龐大的規(guī)模才能稱之為有錢人。這時候他們面對風險的時候心里的自信與底氣是遠高于普通靠工資過日子的人。
一個人做決定的時候,如果有自信、有底氣,那么就減少了牽絆,做出正確決定的可能性就大。
一個人做決定的時候,擔心越多,思慮越重,那么做出正確決定的可能性就小。從而也減少了更多機遇與機會。
總體而言,除了“生死”(現(xiàn)代社會很多時候生死也不平等,起碼在延長生命的問題上就存在不平等)對每一個人都平等的,生命的本質(zhì)就是“不公平”,認命不是讓大家去迷信,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認清楚現(xiàn)實,這沒什么錯,總比整天活在“胡思亂想”當中要強。
說了這些希望每個人都不要整天做著發(fā)財夢,有些問題當你接觸到那個圈層的時候自然就會理解了,有錢人的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大部分有錢人的生活也是我們能相像到的。當你接觸到了那個圈層或者說是到了那個圈層,你就會覺得他們的想法很稀松平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