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爸爸媽媽經常愛與自己的孩子討價還價。這也折射出來爸爸媽媽們的童年記憶,到現在,好不容易終于為人父為人母了,唯一的、最大的人生回報,就是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決定了,尤其體現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不自覺地跟孩子上演討價還價的情景,就算最后的結果是沒有吵架,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對孩子無疑是一種心理壓制,也關上了孩子和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大門。
就拿孩子吃糖來說,當孩子想吃三顆糖時,爸爸媽媽和她說吃兩顆就好啦!可能年輕的爸爸媽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否定孩子表達自我意愿的行為,也是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的一種行為。而結果卻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訊息——你的決定永遠不夠好!這么做不但有損孩子自信心,還會消耗孩子的表達能力,時間長了孩子不愿意與父母溝通,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這種現象被我們稱為有“代溝”了。
其實做父母的也是人,也同樣會犯錯誤,但只要你愿意去面對它,正視它,愿意去承擔自己的失誤帶來的這個結果。即使犯了錯誤,只要在跟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爸爸媽媽愿意拋開面子問題,愿意放下自己身段。孩子們反過來也會給爸爸媽媽很多的機會,并且也能從小孩子身上得到非常多的回饋。使你能看到同一個問題,小孩子居然是這樣解釋的,這些機會真的可以讓爸爸媽媽們看到自身的盲點。通過這樣的行為,孩子也能從這個過程中學到爸爸媽媽的這個態度,這對于孩子以后的成長非常棒。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要樹立一種權威,而不是這種命令式的!權威和命令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年輕的父母應該多去引導孩子動腦思考,鼓勵孩子對有爭議的事情表露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理由。讓這種家庭式的教育逐漸地形成一種氛圍,好的家庭氛圍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