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筆試試卷)
第一題:選擇題(請將選項的字母填入括號內,本題共20分,每小題2分) 1. 班級組織建構的首要原則是( C )。
A.有利于身心發展原則 B.目標一致原則 C.有利于教育原則 D.有利于教學原則 2.提出班級管理“平行性原則”的教育家是( B )。 A.贊科夫 B.馬卡連柯 C.杜威 D.赫爾巴特 3.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是(B )。
A.組織了多樣的教育活動 B.形成了健康的集體輿論 C.確立了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D.選拔培養了班干部 4.教師威信實質上反映了一種良好的( C ) A.教師權威 B.教師感召力 C.師生關系 D.教師能力
5.學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在( C )過程中形成的。 A.知識學習 B.義務勞動 C.活動和交往 D.課外活動
6.班主任通過加強班風和學風建設來實施德育,運用的德育方法是( B )。 A.榜樣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指導實踐法
D.品德評價法
7.班級活動的中心環節是( C)。
A. 確定主題 B.制定活動計劃 C.活動實施 D. 活動總結與反思 8.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C )。
A.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矛盾 B.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德育方法之間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D. 學生的上進心與惰性之間的矛盾
1
9. 從層次劃分的角度看,《中小學生守則》屬于( B )。 A.道德理想教育 B.道德原則教育 C.道德準則教育 D.道德方法教育
10.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班主任的情感 B.班主任的威嚴 C.班主任制定的規則 D.班主任的學問
第二題:填空題(本題共20分,每小題2分)
1.一般來說,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教育。 2.有效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3.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過程中,用于調整教師與社會、教師與教育事業、教師與教師、教師學生家長、教師與自身以及 師生 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把 立德樹人 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5.度 ”四個方面。
6.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 。
7.教師作為學生指導者的指導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二是生活指導。
8.
9.班名、班魂、班訓體現的是班級文化中的 10.德育的“三貼近”是指貼近 學生 、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第三題:設計題(60分)
李老師接任一個新班的班主任。開學不久,她發現班內存在一些不良苗頭:有的同學只顧學習,不積極參加班級及學校組織的有關活動;有的同學不注意班級衛生,亂扔紙屑;有部分同學不服從管理,值日生工作處于被動狀態;有的同學之間產生矛盾,甚至有拉幫結派的苗頭??。面對這種狀況,她決定召開一次主題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