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我國30歲至40歲的人群中,59.1%患有頸椎或腰椎疾病;50歲至60歲人群中,患此病者比例達71%;60歲以上人群,該比例更攀至82%。
治療方式無非保守和手術兩種,一般針對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的患者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目前的手術治療又分為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微創手術目前以創口小,恢復快越來越被很多患者選擇。一些關于微創手術的常見疑問,這里做了一部分整理就以下常見問題做一下解答~
1什么情況下可以做椎間孔鏡手術?
2手術后需要住多久院?
3手術中會不會很痛苦?
4手術風險大不大?
5術后多少時間可以下床?要修養多久?
6術后效果不錯,疼痛基本緩解,可為什么還一直有麻木癥狀?
7術后該怎么進行康復鍛煉?
8術后多久可以拆線?多久可以洗澡?
9與傳統手術相比,有什么區別呢?
1什么情況下可以做椎間孔鏡手術?
對于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通常先采取保守治療,并且接受正規保守治療3-6 個月無效或癥狀改善不明顯的患者就建議手術治療。一旦患者存在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下肢相應節段神經分布區感覺麻木,肌力減弱;影像學檢查有與相應臨床癥狀、體征相一致的椎間盤突出則建議手術。隨著椎間孔鏡技術的不斷完善,對于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可以適當縮短保守治療的時間,提早行微創處理。
2手術后需要住多久院?
一般總的住院時間約一周左右,術后3天左右出院。術前主要是進行相關術前檢查,充分評估患者的具體病情及危險因素。如果入院時具備相關影像學術前檢查結果,那么住院時間可以進一步縮短。現國內的部分醫院包括我院逐步開展日間手術,對于腰椎微創手術可進一步縮短住院時長。
3手術中會不會很痛苦?
椎間孔鏡技術追求微創原則,降低手術風險和損傷。所以通常手術采用局麻,患者全程意識清醒,可與術者交流。因此,很多患者擔心術中會很痛苦。其實,充分打好局麻藥,手術過程不會很痛。當手術器械觸碰到相關病灶時,患者會有輕微的感覺,術者會根據患者的反應調節手術進程。對于有緊張情緒的患者,手術中還會給予適當的鎮痛、鎮靜藥物。局麻最好的優勢就是術后恢復極快,基本無麻醉損傷。
4手術風險大不大?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椎間孔鏡手術也一樣,只是椎間孔鏡手術風險較低。在穿刺和建立通道時會實時術中X線透視確保進度安全,手術時術野全程暴露于顯示器下,術者十分清晰地掌握手術全局。
5術后多少時間可以下床?要修養多久?
傳統的腰椎開放手術一般術后一周左右才可以下床活動,而椎間孔鏡患者術后一般1-2天就可下床活動,可自行上廁所,或起身吃飯。但也仍需要腰圍的保護,腰圍的保護一般持續到術后1-3個月。
椎間孔鏡患者術后輕微的自理活動可進行,但建議休息4-6周,因為這段時間是患者恢復并減少復發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減少勞累,充分休息。4-6周后,活動量可循序漸進的增加,并可逐漸增加腰背部肌肉的康復鍛煉。
6術后效果不錯,疼痛基本緩解,可為什么還一直有麻木癥狀?
大多患者在椎間孔鏡術后,腰腿疼痛即可就獲得了緩解,但是部分患者麻木癥狀可能不會很快緩解。這中情況一般見于病程較長的患者,神經受到了椎間盤的長期壓迫。解除壓迫后,感覺神經纖維恢復的過程較為漫長。因此,患者術后建議服用營養神經藥物以及適當肢體功能鍛煉,大多亦能在3個月到半年內逐漸恢復。
7術后該怎么進行康復鍛煉?
腰椎手術,不可避免椎管內和神經根管內的粘連,而嚴重的神經粘連可以引起嚴重的癥狀。腰椎椎間孔鏡微創手術的一個突出優勢就是:粘連非常輕。但微創術后早期的直腿抬高訓練可以有效帶動神經滑動,是預防改善神經根粘連的好方法,同時也可以鍛煉下肢肌力,改善血液循環。手術后的第一天就可以在床上進行鍛煉,每次雙側交替直腿抬高10下,根據體力每日進行3-5個周期,可持續到術后2周。中后期的腰背部鍛煉內容可參考我之前發布的信息。
直腿抬高鍛煉
8術后多久可以拆線?多久可以洗澡?
椎間孔鏡術創口只有0.7厘米左右,而且一般使用可吸收的手術線進行縫合,所以不用拆線。術后2-3天換一次藥就可以,10天左右就可以撤去敷貼。腰部創口基本長好后,大約術后1月左右就可以洗澡的,之前盡量保證創口不沾水。
9與傳統手術相比,有什么區別呢?
與傳統手術相比,不需要牽拉神經根和硬脊膜囊,不會引起椎管內明顯的出血和粘連。
說白了,這種微創手術創傷小,幾毫米的切口,一兩小時的手術時間,術后兩小時可以下地回家,注意術后4周不能拿5公斤以上重物。